全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大
扶贫政策精准到位,产业扶贫持续发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统计显示,2015年,我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78元,比上年增长1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2015年,我省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围绕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3+1”的精准扶贫工作路径,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50万贫困人口摘掉“穷帽”。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重头戏。去年,我省在持续推进企业产业扶贫的同时,积极推进光伏、旅游、电商扶贫,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抓住国家启动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机遇,全省组织开展乡村旅游培训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试点村服务功能和接待水平。初步统计,32个试点村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08户,户均增收1957元;永和县与汉能集团合作在石家湾村建设的红枣光伏大棚试点项目,创造出“棚顶发电、棚内栽枣、林下种植”农光互补立体模式,不但解决了当地红枣裂果问题,而且每亩枣棚年电费收益达1万元,实现了红枣收益与发电收益双增收。
培训转移一人,脱贫致富一家。我省加强技能培训和教育扶贫力度,近抓培训,培训以长技;远抓教育,教育以增智,去年培训5万名贫困劳动力并实现稳定就业。比如天镇保姆:凭借服务规范的专业技能和质朴勤劳品质如今走俏京城,目前共向北京输送近3000人,每人每年收入3.5万元,一年劳务总收入超过一个亿。
缺资金是贫困农民发展产业的瓶颈。2015年,我省在58个贫困县全面铺开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全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91亿元,支持2.8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去年4月,隰县黄土镇无鲁村刘旭东借助金融扶贫政策,申请到5万元贷款,养了20多只羊,种植玉露香梨树20亩。“金融扶贫圆了俺全家多年的梦想,现在俺的目标不只是脱贫了,还想当上种养大户!”
政府“领唱”,社会“伴唱”,齐心唱好扶贫歌。去年,我省统筹整合力量聚力精准帮扶,做到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和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一年来,各级驻村工作队落实帮扶项目8547个,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1.91亿元。娄烦县米峪镇乡柴厂村是省农科院的扶贫帮扶点,在了解村情和当地的产业规划后,专门成立了专家工作队,重点是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技示范项目,带动村民人均增收800元左右。(记者 赵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