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三位一体”聚合力 深化税改新格局

16.08.2017  21:11

 

      阳泉市矿区地方税务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立和践行共治思维,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网格控管、行政托管、协同共管”三位一体有效融合,进一步提升工作站位,促进地方税收稳步增长,为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一、时不我待,改革创新破解发展困局

      从地域环境来看,建区行政范围约为9平方公里,后增加五矿贵石沟片区达到18平方公里,一直存在“有天没地”、空间不足的发展难题,重点工程和招商项目无法落地;从区域经济来看,重点税源与阳煤集团主业依赖性较强,民营经济比重较小,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陷入“一煤独大”瓶颈,煤兴则兴,煤衰则衰,转型任务艰巨;从税收征管来看,随着国地税部门纵深合作和业务不断精分,原有按行业、经济性质划分税源管理部门的征管格局,已逐步不适应当前形势,尤其是《预算法》实施和“营改增”之后,机构职能与业务抽离形成对峙,地税征管重心由流转税向财产税转移,部分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基层单位,日常业务缩水,调整机构职能势在必行。

      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部分乡镇实施“行政托管”,是指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委托矿区政府管理原属不同行政区的18个行政村,辖区面积将扩充到86.29平方公里,人口由25.8万人增长到 27.62万人,实现行政“所有权”和“管理权”的有序分离。在此改革背景之下,阳泉市矿区地税局审时度势,紧抓难得的发展机遇,提出“网格控管、摸清存量,稳妥接管、把握增量,协同共管、突破变量”的改革总思路,党组书记、局长刘永红强调,要真抓实干,“找对路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摘到果子”,一是整合征管力量,重组机构职能,改变旧有的行业税收管理格局,实现街道办、托管村与税源管理部门的无缝对接;二是统一征管标准,规范税收执法,改善长期以来矿区与郊区征管界限犬牙交错、税负不一的问题;三是与国税、工商、住建、公安等部门开展深度合作,形成即时交换的数据共享平台,利用“网格员”人力优势延伸征管战线;四是发展后续税源,利用好矿区的中心位置优势,利用好阳煤集团的大企业优势,以优质的纳税服务和公平的税收环境吸引投资。

      二、知行合一,主动担当方能有所作为

      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成立“三位一体”改革发展领导组,一把手亲自统帅,党组成员分片包所,机关科室与基层单位结对,形成上下联动、政令畅通的运行机制;出台制定了《矿区地税局行政托管实施方案》、《矿区地税局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和《矿区地税局协同共治实施办法》等,明确组织分工、方法步骤和目标任务;签订工作落实责任书,细化任务,注重落实,形成对标对表、下抓一级、绩效管理的压力传导机制,形成改革任务与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相挂钩的奖惩兑现机制,改革创新成为全体税干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是合理调配人力,重组机构职能。 对原具有管理职能的5个税务所,重新划分管户,实现税源管理部门与6个街道办、18个托管村对口衔接,调整后:第一税务所管辖桥头街道办片区,第二税务所管辖贵石沟街道办片区及“总部经济”商务大楼,第三税务所管辖沙坪、赛鱼街道办片区,第四税务所管辖蔡洼街道办片区,第五税务所管辖平坦办事处片区,避免税收管理辖区交叉重叠,纳税人“两头管”、“两不管”的情况。人员方面,根据新划定后的行政区域面积和管户容量,以及业务水平、年龄、性别等因素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从机关和征收岗位抽调人员名,补充一线征管力量。随即,进行了建局以来最大范围的管户调整,涉及调整2200余户,调整面达到 68%。改变了以往税源管理部门征收容量不均衡的格局,税源配置更加合理,不再有“大所”、“小所”之分,各税务所(局)年收入总量均达到千万元以上。

      三是划定网格单元,消除征管盲区。 以300户左右居民容量为一个单元,将6个街道、38个社区划分为270个网格,每个网格对应设置协税员和税收管理员,将2146个楼院、394个单位、1193个商铺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属地工程、组织、商户的实时监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理服务无盲点。首先是深入社区开展动员,3月22日下午,在沙坪街道办召开“街道网格化协同共治”动员会,副区长雷永平就 “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三个方面做出指示,要求网格员切实担负起税收协管的职责;接着对各社区的 41名网格员及办事处联络员开展了业务培训,依托“综合管理数据平台”,实施税收信息采集,即网格员日常巡查过程中,对及时发现的商户动态,采用“随手拍—信息上传—平台反馈—税务部门核查”的采集方式,成为税收征管的“眼睛”,提供海量的第一手税收数据;定期开展网格员座谈,就工作量与考核指标如何挂钩、税收信息采集如何提高质量等问题开展研讨,打消网格员的心理顾虑,解决实际工作困难。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网格员的协税护税能力,协同做好税法宣传、清理欠税、信息核查等一系列工作,成为税收征管的“左膀右臂”。

      四是把握时间进度,平稳移交管户。 托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且无现成模式可参照。我们理清头绪,科学规划,制定托管工作时间表,建立有关交接单册,确保5月征期结束后,一次性接管到位。5月18日,正式开始接管郊区行政托管户,移交范围为郊区平坦镇的赛鱼、大南沟、吴家掌等18个行政村的单位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共移交管户253户,其中正常管户226户,非正常管户27户;正常管户中,单位纳税人139户,个体纳税人87户。5月21日,金三管理系统中实现管户划归矿区,随即托管户分配至所局。5月22日,管户档案资料完成移交。5月27日,托管户三方协议全部签署。据此,全部托管户已纳入正常管理范围,未出现因管理机关重新调配,而出现管理混乱、脱离管理的情况,企业所得税征期申报率达到100%;截止6月29日,托管后的首月申报率也达到96%。

      五是优质服务保障,后续管理跟进。 通过媒体报刊、微信QQ群、办税大厅等平台公告托管事项,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联系托管纳税人,告知迁入主管税务机关和办税服务厅的地点及服务热线;做好管户迁移工作的解释、宣传和引导工作。对新迁入纳税人的档案资料、登记信息、税源信息、税费种认定等基础信息,进一步核实;对各类欠税、优惠备案、跨年结转事项等信息,进一步完善;党组带队,抽调机关人员,派出四个小组,开展帮所包村摸底调查,走访范围达60平方公里,入户核实200余户次,进一步夯实了管户底数,掌握税源信息。作为全省唯一的“执法记录仪”应用试点单位,税源管理部门入户执法时,做到全过程记录,采集影像28条,促进公平执法,避免征纳纠纷。

      六是引深国地合作,推行联合办税。 整合服务资源,采取国地税“互设窗口”方式,“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多头报送资料、税收执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国税部门代开增值税发票同时征收附加税和所得税,也有效减少了税收流失。联合开展税源管理,一次入户、各税统查,业务优势互补,提高了税源控管能力;联合开展风险管理和税收分析,定期推送增值税与附加税比对、增值税发票开具收入与所得税应税收入比对等风险点信息,以及对逾期未申报户公告文书送达,对欠税户进行公示等,合作范围不断拓展;联合开展税收宣传和纳税服务,共同举办“纳税人学堂”、“税法宣传月活动”、服务满意度调查等等。

      七是完善诚信激励,推进失信惩戒。 实施税收信用共评机制,通过国地税部门自评、互评、审定、公告的流程,确定纳税人信用等级,做到了科学评价、公平公正。加强纳税信用联合应用,将纳税信用与信贷融资、政府补贴(奖励)、项目审批、资格认定挂钩,税务部门与金融机构信用互认,为信用等级高的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支持,户企业办理了“融易贷”;实施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对于进入黑名单的当事人,与相关部门依法联合惩戒,实施限制融资授信、禁止参加政府采购、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和政府性资金支持等措施,促进纳税遵从。

      八是涉税信息共享,社会综治共赢。 加大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的联通力度,今年5月正式接入了矿区政府开发的“社会管理综合系统”,既是网格员上传税收信息的平台,又是与其他部门信息交换的窗口;主动获取国土、发改委、财政、招商等各部门的经济数据,主动发掘新的税收增长点,推进涉税信息聚合共享;充分利用公安、城管、社区等社会治理力量,实现多方力量汇合联动,进一步构建“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格局,凝聚做好税收工作的合力。

      三、匠心筑梦,创新发展之路未有穷期

      推行“三位一体”的征管模式,蹄疾步稳、环环紧扣,攻坚克难、不懈深化,是顺应时代与改革的召唤,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联动效应、层层递进的深化效应和融合新生的聚变效应,把握先机,为下一步征管体制改革凝集力量。

      一是 税收共治格局有效转变了税收征管“部门主导”的狭隘观念,实现“单打独斗”向“群策群力”转变;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信息采集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涉税信息由“单向采集”向“多向汇集”转变;政府牵头,税收征管压力共担,部门协作由“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转变;隐蔽分散的税源变得可管可控,税源监控由“单一管理”向“立体防控”转变,全区协同共治单位已传递涉税信息52条,地税机关利用疑点数据开展针对性管户巡查,新登记管户13户。

      二是 在网格化框架下,借助乡镇、街道、社区、村委等社会化协税护税力量,将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延伸至辖区管理的“神经末梢”,缩短了纳税服务半径,有效提升征管质效和纳税服务质量。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减少纳税人重复报送、多头报送,减轻负担,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三是 管理重心下沉,精力和人员向基层一线倾斜,管理模式更趋于扁平化。税源管理与街道、托管村直联,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档次,切实帮扶税源企业,顶住下行压力。税收管理信息透明化、监督社会化、主体多元化,能够有效降低执法风险,使各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真正打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阵地。

      四是 促进地方税收稳定增长,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财力保障。2017年上半年完成各项收入2041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082万元,为全年任务计划的65.96 %。

山西省忻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强化组织收入攻坚的忻州地税对策
    2017年以来,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经济税收新常态,忻州市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行业走势的不确定、税收调控政策以减税为主、“营改增”后收入消化压力较大等困难依然存在,忻州市地税局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全市“1661”发展战略和“十三五”时期全省地税“1437”工作思路,按照省局“实现三项突破,服务振兴崛起”的目标路径,深入践行市局党组“五句话”工作总要求,组织收入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1-6月,全市地税系统完成省公共财政收入16.地方税务局
寿阳地税“四举措”压缩办税时间优化营商环境
   为全面落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压缩办税时间优化地方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