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忻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6.06.2014  10:55

1-5月份,忻州市经济整体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增幅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降幅收窄,但外贸出口持续低迷,PPI再创新低。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增幅回升

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4.0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增幅比1-4月份回升0.3个百分点,扭转了自今年以来逐月放缓的局面。

从支柱行业看,五大支柱行业呈现两增三降态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比40.9%,增长27.1%,增幅比1-4月份放缓2.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比18.4%,下降9.1%,降幅比1-4月份扩大5.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7.5%,下降6.6%,降幅比1-4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6.4%,下降1.9%,降幅比1-4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4.2%,增长4.1%,增幅比1-4月份加快39.5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引领全市工业的增长。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占比64.3%,同比增长14.4%,股份制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02.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占比29.4%,同比下降1.3%,对全市工业增长下拉3.7个百分点。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12种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呈4增8降态势。其中,原煤完成2213万吨,增长2.3%;铁矿石成品矿完成484万吨,下降3.3%;水泥完成61万吨,下降6.2%;发电量完成105.2亿千瓦小时,下降7.8%;氧化铝完成108万吨,下降5.3%;法兰完成12万吨,增长1.7%。

分县(市、区)看,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7个县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只有偏关县为负增长,同比下降15.6%,增幅低于位居第一的静乐县(35.7%)51.3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1-5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0亿元,同比增长2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点。增幅分别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54.2%,占全部投资的7.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1.2亿元,增长3.5倍,占比为12.6%;第二产业投资75.3亿元,增长7.2%,占比为44.8%;第三产业投资71.6亿元,增长12.2%,占比为42.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9个、3.6个、5.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贡献突出。

从建设性质看:新建投资项目116.9亿元,增长26.5%;扩建项目28.8亿元,增长6.7%;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8.1亿元,下降5.4%。

分县(市、区)看:各县(市、区)投资全面提速,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投资的较快增长。14个县(市、区)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其中12个县(市、区)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是五寨15.4%、偏关10.6%。

(三)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降幅收窄

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2月份起就出现了负增长。围绕下降态势,全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效果初步显现。1-5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51.6亿元,同比下降0.6%,降幅较1-4月份收窄5个百分点。

分经营地看:城镇零售额完成48.2亿元,同比下降1.4%,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93.4%;乡村零售额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6.6%。

分行业看:主导行业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完成23.9亿,同比下降6.6%;汽车类零售额完成6.4亿元,同比下降8%。

(四)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1-5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0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分别比1-4月份减缓1.8个、2.6个百分点。

(五)金融运行稳健

截至5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504.4亿元,比年初增长2.8%。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613.4亿元,比年初增长5.2%。两项增幅分别比上月末提高0.5个、1.5个百分点。

(六)外贸出口低迷

1-5月,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7682万美元,同比下降4.3%;其中出口7443万美元,同比下降5.9%。占出口比重大的贱金属及其制品完成出口额4952万美元,同比下降5.5%。

(七)居民消费价格(CPI)走势平稳

1-5月平均,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上涨1.8%,涨幅比上年同期(3.3%)回落1.5个百分点,比1-4月(1.7%)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当月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3%。

(八)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再创新低

1-5月平均,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2.6%。在调查的2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4个工业行业的价格呈下降态势。5月当月PPI同比下降15.4%,环比下降5.8%,这是自2012年5月PPI下行以来单月降幅最大的一个月。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效益低迷、后劲不足

从经济效益看,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8.9亿元,同比下降49.1%,其中,利润总额为6.8亿元,同比下降69.0%。

从亏损企业看,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达120户,同比增长25%;亏损企业亏损额7亿元,同比增长150.2%。

从规上企业数看,今年以来有22家企业纳入规上工业统计范围,41家企业退出规上工业统计范围,规上企业数由332家减为313家。

(二)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支撑力度不足

1-5月份,全市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90.1亿元,同比下降8.9%,占总投资比重为53.6%,比去年同期下降17.7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下拉6.3个百分点。从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数看,施工项目107个,同比增长10.3%,但施工项目平均规模为7.4亿元,同比下降18.8%。亿元以上项目支撑力度明显不足,进而影响投资增长。

(三)节能降耗不容忽视

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量达到301.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1%。直接原因是我市火力发电企业因需求不足生产下降从而导致能耗量同比下降。其中原平同华火力和河曲鲁能火力发电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能耗量合计同比下降8.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需引起注意的是我市化工企业能耗同比呈正增长态势,仅五台化工厂、静乐天柱山化工厂能耗量合计为20.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0.6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面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减少、主导行业市场低迷等情况,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辐射明显、竞争力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仍是大力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手段。

(二)继续关注投资新开工项目落地及大项目储备。进一步创新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快项目落地和大项目储备,增添全市经济发展后劲。

(忻州市统计局)(责任编辑:贾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