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公园要建地下停车场 可以提供470个停车位

18.06.2016  01:53

    进入6月,位于太原市城坊街的龙潭公园开始启动提质升级改造,南门地下停车场、栖凤湖湿地景观、东北区域“半地下式”垃圾转运站等三大改造工程均已开工。12日,记者探访了该公园的改造进度。

     470个停车位配150个充电桩

    12日一早,记者从龙潭公园南门走进,蓝色围挡在熙攘的人群中甚是显眼,却丝毫没有挡住前往公园晨练市民的脚步。“这几年来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多,停车难无疑成了大家最头疼的问题。”龙潭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园将在南门区域建造一个停车场,该工程被列为今年太原市重点工程项目。“这个工程是此次三个工程中最紧要的一个,现在已经开始动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建设的地下停车场共设计有470个停车位,其中有150个安装了电动汽车充电桩,这是专门为服务出租车设计的。该负责人表示,按照计划,地下停车场的主体建设将在11月中旬完成。

     栖凤湖湿地改造将最大程度保留原有自然水体

    说完地下停车的建设工程,记者跟随该负责人走到了公园大鼎广场东侧的栖凤湖边。“这个湖是公园的老湖了,这地面和栏杆都是几十年前修筑的,因年久失修,路面多处出现不均匀的沉降,而且湖边水泥围栏也风化严重。”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造栖凤湖就是为了彻底消灭这些安全隐患。“此次栖凤湖湿地改造工程,在传统湿地的基础上,赋予了景观现代的元素,通过不同植物的展示,构建成一处典型的水生、湿生、旱生的湿地植物群落。”该负责人说,本次改造将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的自然水体,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在利用、保护这些自然生态要素的基础上,打造融生态、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湿地。完成后,这个区域将形成一处水生、湿生、旱生植物的集中展示区,栽植大叶白蜡、黄栌、柽柳、八棱海棠、山桃、睡莲、水生鸢尾、菖蒲、花叶芦竹等植物。

     公园东北区域将恢复绿地

    与栖凤湖湿地景观改造工程及南门地下停车场改造工程同时进行的,还有该公园东北侧区域提质改造工程。

    龙潭公园的前身为太原市动物园,经过改造后的龙潭公园深受大家喜爱,但公园东北角约2万平方米的区域始终没有重新规划建设,地面上有小平房、露天垃圾场,与公园景致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了给市民、游人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龙潭公园今年将这个区域纳入改造规划,拆掉旧房,恢复绿地。此外,这里还要建造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采用“半地下式”,可以有效防止臭气的外溢,避免垃圾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