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稳定职业 “80后”大学生的“麻辣”创业路

14.12.2015  11:35

    姬如伟,太原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曾在高校任职;王玉奇,太原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曾任职央企市场拓展岗位;潘伟,山西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毕业,曾任职三甲医院的高级护士……今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3名大学本科毕业的“80后”放弃稳定职业,从干净整洁的办公室走进烟熏缭绕的厨房间,开始了创业之路。

    10月,他们的第一个实体店——“麻辣江湖”海鲜餐饮店开业了。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并无专业烹饪技术的他们销售业绩一路飙升。

    12月10日,在和平南路南内环西街叉口向北约100米左右的道路一侧,找到了店面极小的“麻辣江湖”。推门而入,一层仅30平方米的店铺内一圈沙发围着一简易餐桌,二层为厨房。如此狭小的店面如何营业?“我们把‘互联网+’引入到餐饮服务中,网上订单,限时送达,既降低了创业房租成本,又避免了顾客车马劳顿。”负责网络体系建设的潘伟介绍。

    姬如伟负责烹饪,王玉奇负责采购、外送,潘伟负责网上订单、配菜,简单的流程看似与传统外卖服务无异,“麻辣江湖”却暗藏创新利器。

    传统的海鲜餐品,烤、烹煮、快炒、油煎、香炸、清蒸是常用的烹饪方法,以油盐酱醋、葱姜蒜、辣椒、麻椒为辅料。“绝大多数海鲜为性阴食材,由此烹饪时会用葱姜蒜、辣椒、麻椒来中和,但食客极易上火、肠胃燥热。”姬如伟介绍。如何消除海鲜餐品的这一弊端,曾在医院工作、精通护理营养学的潘伟发挥出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考证、咨询、实践后,她采用30余味极为普通的中药调制出了“海鲜秘制酱料”,烹饪前,海鲜类食材都会在酱料中腌制10至20分钟,既中和了海鲜的阴性,又消除了辣椒的燥性,还保持了海鲜的鲜味。“许多女性顾客既喜欢吃辛辣的海鲜,又怕上火脸上起痘痘,我们的产品解除了她们的后顾之忧。”潘伟表示。“麻辣江湖”好吃不上火这一特点,成了市场一大卖点。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姬如伟、王玉奇,对烹饪更是陌生。开业前近半年时间,王玉奇每天早晨6时许便会出现在海鲜市场,并购买少量海鲜来“锻炼眼力”。“海鲜市场鱼龙混杂现象十分严重,不懂行的人花高价也买不到好的海鲜。经常吃的鱼类、贝类、虾类、蟹类等种类非常多,打捞时间、储存温度、品种产地等很多因素都直接影响餐品的口感。”王玉奇介绍。现今,王玉奇琢磨出了独特的认购方式,望、闻、捏,三个步骤便可辨认出海鲜品质,以次充好的商贩们在他面前变得“规规矩矩”;爱好烹饪的姬如伟,则南下海南、广东,东到山东、辽宁,尝遍了沿海城市各类海鲜餐品,日复一日围着灶台实践。“刚开始在家每天做海鲜,起初家里人吃,后来送亲戚朋友,最后所有人都不接我电话,实在不想吃海鲜了!”谈起自己的厨艺路,姬如伟言语间带出一丝尴尬。海鲜店开业后,姬如伟对每一位顾客都要进行回访,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烹饪技术,并不断调整适合市场口味的菜品种类,及时更新菜单,同时还根据时令特点,推出适应当季气候的海鲜菜品,给顾客带来新鲜独特的用餐感受。

    “学会简单,学精很难。每一种海鲜用什么辣椒、麻椒,油温达到多少放入食材,什么海鲜搭配什么蔬菜……看似简单的流程,要在无数次实践中琢磨,全凭经验和感觉。”姬如伟的厨艺让顾客享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味。开业至今,该店营业额由起初的零开始,逐渐攀升、扭亏为盈,现日均已突破2500元。

    12月初,姬如伟和王玉奇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创业中,其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运营。在他们的策划下,公众号除涵盖点餐服务外,还增添了“海鲜选购窍门”“海鲜烹饪技巧”等服务类栏目,吸引了诸多海鲜爱好者关注。目前,公众号关注人数已突破5000人,相对稳定的顾客群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