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补贴为何“落地”如此之难?

04.08.2014  03:21

播 播

近日,黄河新闻网刊发文章:《龙城“三伏天”高温补贴落实情况》。经调查记者了解到,交警、公交车司机、一线生产单位企业员工,高温补贴都可以保证每人每月240元。而相对处于雇佣关系的快递员、工地工人、环卫工就基本很难享受到高温补贴的福利了,有的甚至并不知道高温补贴这回事。

 

发放高温补贴,本是关爱企业员工,关心劳动者的切实之举,但为何“落地”如此之难,甚至发放此类补助还要分三六九等?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凡是用工单位安排在35℃气温下室外露天作业,或者不能把工作场所温度降至33℃以下的,都得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根据调查,像交警这样的公务人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都能享受到高温补贴,反而是工作量极大的社会底层劳动者,符合享受条件,但因为相关单位落实不力,导致其无法领取。

导致其“落地”难,必然有原因。其一,《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缺乏法律刚性,对用人单位约束力不强,甚至在办法中没有看到“如果用人单位做不到,会怎样”的字眼,如此一来,发放是人情,不发放也受不到惩处,用人单位为何要无缘无故增加其人力成本?

 

其二,高温补助金额小,并且是应季津贴,加之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导致其不愿因小失大,与用人单位以“饭碗”相要挟,多数人认为无需据理力争。当然也有劳动者势单力薄,难以同老板抗衡,不得已而放弃。

高温补贴,不是几个钱的事,这事关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的尊严,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炎炎烈日之下,挥汗如雨的劳动者,连旁人都看着甚为心酸,着实不易,为何单位和社会不能以补贴形式进行实际关怀?高温补贴,必须以法律形式严格实行,强制执行,各企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自律,劳动者本身更不能忍气吞声。如此一来,才能让高温津贴真正告别落实不畅和分配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