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着“铁牛”奔小康

24.11.2014  19:18

        阳春三月,正是农民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记者冒雨驱车行进在古老而年轻的昭馀大地上,只见道路两旁郁郁葱葱一片嫩绿,那白色的梨花,粉红的桃花与刚刚长出嫩芽的绿树在春风细雨的沐浴下显得格外美丽。透过蒙蒙细雨不时能看到农民冒雨在地里劳作的身影,与那一辆辆发出轰隆隆耕作机声的“铁牛”交相辉映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报春图。

        春耕备耕生产,有农机做帮手真是再轻松不过了。随着近年来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步伐的加快,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全市农机保有量达到          21455台,广大农民焕发出发展农机的勃勃生机,卖了耕牛买“铁牛”,买了“铁牛”为致富,成为新型农民的时髦话题。随着农机数量的不断增多,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的理念成为广大农机户的共识,大量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祁县经济开发区张家堡村的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我市其中的代表之一和佼佼者。

        据悉,祁县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至今,社员已达61人,拥有各种农机88台(件),直接带动本村农民就业120余人,这对于一个只有415户农户的张家堡村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堪称全市第一、全省前三农机大村了。目前,该合作社拥有高级技师3名,中级技师15名。2011年被评为二星级农机维修网点、 获得全省五一劳动奖,2012年被评为全省农机示范合作社,2013年被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全市获此殊荣的合作社仅6家。这些实实在在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合作社成员无数的辛劳和汗水……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经营的艰难起步

        4月15日,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实地采访了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未进门,院内停着的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铁牛”就先映入了眼帘。据该合作社理事长刘志勇介绍,院里停着的只是合作社农机中的一部分,在院子前后新建的两个库棚以及村里旧礼堂内还停着很大一部分农机。各种农业机械加起来总共有88台(件),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8台,大型拖拉机7台,配套农机具30台(件),维修设备40台(件)。

        谁能想到,如今这大大小小的88台机具规模,是在当初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9台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而要追溯合作社最初的9台农机的来历,还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刘志勇与村民张现刚合伙购买的第一台小麦收割机说起。

        在购买第一台农机之前,刘志勇和张现刚一直是本村小麦收割机的驾驶员。从1980年开始接触农机,到1991年村集体卖掉农机,两人为村集体整整开了11年收割机。“人都是这样,对什么熟悉就干什么。”当记者问及为何村集体卖掉农机后,两人会想着合伙买新农机的时候,刘志勇如是说。那时一台小麦收割机价值6万余元,这个数字对刘志勇和张现刚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俩所有的存款加起来也不够买这台农机。反复思索后,他们想到去信用社贷款。几番波折后,1991年张家堡村的第一台私人农机终于诞生了,刘志勇和张现刚成为该村首先站出来“吃螃蟹”的人。

        那时候购买小麦收割机,到县农机上户备案后,县农机局会在小麦收割季节组织农机户赴河北、河南等地跨区作业。买到农机的第一年,刘志勇开着农机先是去了河北,作业结束后又回村为本村及邻村的村民进行了收割。听邻村村民说内蒙还很少有农机收割小麦,他又马不停蹄赶到了内蒙。“反正第一年是挣了。”刘志勇微笑地告诉记者,他和张现刚用了2年时间就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

        有一就会有二。刘志勇和张现刚的经历被有心的村民庞来云看在了眼里,他也想加入到这个行列,1992年庞来云筹集资金购买了村里的第二台小麦收割机。随后的几年中,村民方守旺、吕福林、付培林、任显涛、唐建富、薛国强陆续购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农机。这时,张家堡村的农机数量达到了9台。

        “2008年我们9人各自的农机经营的都还不错,就商量着再买几台。这时县农机局副局长郭建平告诉我们,国家鼓励合作社发展,在政策上更倾向于扶持合作社。”刘志勇将合作社成立之初的初衷,如实地告诉了记者。经过商量,9个人一致同意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当年的秋天开始积极筹备,这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到2009年3月,注册资金100万元的旺达专业合作社终于成立了,以刘志勇为首的9个村民成为了合作社的最初社员以及之后的核心力量。

        合作社成立总得有个办公的地方。建办公室、车库成了9人的一桩大事。“要得到政府的扶持,我们必须由积极性,要先动起来,所以我们9个人自己先掏一部分钱把办公场所和机具库先建起来”刘志勇告诉记者,建办公场所正值当年的春耕季节,大家家里都有地,都等着钱买化肥、种子、农药,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出钱家里人都不乐意,可9个人咬咬牙还是每人拿出了1万余元。“为了节约资金,11间房,1间办公室、9间车库、1间零件库,除了钢筋顶棚之外,所有的土建工程都是我们自己动手盖起来的。”刘志勇自豪地说道。

        好在2009年的冬天,县农机局的第一笔4万元扶持资金就拨到了合作社账上,那时我们才真正吃了定心丸,决定大干一番。从1991年第一次跨区作业到如今,合作社的9人都有着丰富的跨区作业经验和人脉,而从当初的各自单打独斗,到如今依托合作社的力量抱团经营,他们的市场竞争实力大大增强,艰难的创业历程迎来了致富的曙光。

 

从艰辛闯荡到打造品牌的苦心经营

        合作社成立之时,农机部门已不再组织跨区作业。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农机大户也越来越多,农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时候全凭实力和能力才能争取到作业订单。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9个人充分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和操作技能,将合作社的经营搞得风生水起。

        “通过十几年的打拼,特别是合作社成立之后的苦心经营,现在在河南、河北等地,那里的农民还是很认可咱们旺达专业合作社的。只要大家一听是山西祁县的农机来了,都争着要用。尽管这几年农机发展很快,但是旺达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技术很过关,与其它新发展起来的农机户相比,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咱们的小麦收割机从地里一过,遗漏的麦子很少,那些新手和咱们根本不能比。”刘志勇告诉记者。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张家堡村从事农机经营的人数日渐增多,并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合作社当中。对于后来入社的农机户,合作社对每人每年只收取100元的管理费。“县农机局曾和合作社理事长谈过,可以适当地从新入社的社员农机收入中抽取一定的比例,但我们觉得,大家都是本村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只要能支付起合作社日常的开支就行。”或许这是这样朴素的理念,村里的农机户才争相入社。仅2012年合作社就新增小麦收割机15台,玉米收获机4台。2013年新增小麦收割机16台,玉米收获机2台。

        新入社的社员,采取带机入社、统一作业、统一结算的方式运营,并实行“单车核算、分别记账、节余归己、超支自负”的核算办法,以及“统一服务品牌、统一作业调度、统一维修保养、统一存放管理、统一成本核算”的运作模式。合作社的会计付培林告诉记者,因为合作社现在的农机种类多了,有大有小,所付出的成本和收入都不一样,所以必须单车核算,该挣多少是多少。但有了活必须根据需要公平分配,让大家都有活干。他还说,虽然有这样的制度,但合作社的社员自己都有各自的外出作业联系点,有时候不用合作社组织大家也都能找到活干。

        如今,经过近6年的发展,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已达到61人,新建农机存放库棚950平方米,拥有各类农机88台(件),这么多农机维修起来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这时,合作社在做好对外农机作业经营的同时,充分利用省、市农机局给予的3万元扶持资金,建起了维修网点。由于农机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点这样那样的毛病,刘志勇等人在不断的摸索中,都拥有了较高的维修技术。在县农机局的帮助下,大家又赴平遥县农机学校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学习,目前合作社内拥有高级技师3人,中级技师15人。合作社在做好维修自己农机的同时,还免费帮助外村的农机户进行维修,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2013年,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完成机耕1.1万亩,机播1万亩,机收7.4万亩,农机作业总收入达到280万元。签订跨区作业合同10余份,签订土地种植托管协议2份,受益农户达到5100余户。

 

从一人致富到全村致富的小康之路

从合作社理事长到普通的社员,旺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61人,全部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61个农民联合在一起,只有一个朴素的目标——增收致富。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仅2013年,合作社机收小麦和小杂粮6.8万亩,台均作业面积1580亩,台均收入6.25万元。机收玉米0.6万亩,台均作业面积750亩,台均收入5万元。

刘志勇告诉记者,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大家把跨区作业作为了增加收入的重点来抓,不断开拓新的作业地点,由过去的单一机收小麦拓展到机收小杂粮、机收玉米,由单一机收发展到耕、种、收一条龙跨区作业。作业范围也由过去的河南、河北拓展到大同、朔州,大大延长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增加了收入。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服务市场,今年合作社分别和祁县绿源农庄、山西省金高粱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土地种植托管协议,托管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由合作社负责完成耕、耙、播、收等农田作业。

同时,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很多社员已不仅仅只拥有一台农机,很多人拥有2台或2台以上的农机,最多的有5台农机。这个人就是合作社成立之初9人中的薛国强,他从1995年购买第一台农机开始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已拥有2台小麦收割机、2台大型拖拉机,还有1台玉米收获机。“现在河南割一亩小麦45元,玉米100元,河北价格又高一些,小麦一亩60元,玉米一亩120元。一年下来纯收入可达20万余元。现在家里盖了两个院子、总共有14间新房,买了辆小汽车,儿子还开起了一个小型涂料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薛国强高兴地说。

合作社的会计付培林,虽然家里只有一台小麦收割机,但他就是凭着这一台农机,把两个儿子都供出了大学,现在大儿子已经毕业在太原从事律师行业。而另一位社员庞来云依靠农机收入,供儿子在大连读完本科,又在太原理工大学读完了研究生,目前儿子已考入晋中移动公司就业。

除了这些靠经营农机富起来的社员们,张家堡村还有一部分农民虽然没有农机,但靠着给拥有多台农机的大户打工,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多元,刘志勇说:“我们雇人一天的工资就是240元,现在全村从事这一职业的大约有120人。”

      谈到合作社的未来,接受记者采访的9位创始人不约而同地笑了,我们因为农机走到了一起,也会因此继续一起走下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行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我们相信凭着大家精湛的农机操作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信誉,一定能够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下一步我们将开辟比较偏远、农机作业还较少的地方市场,只要能增收,只要团结一致,吃苦受累大家都不怕。”合作社理事长刘志勇在记者结束采访时代表大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