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哪些举动是违法的?

28.01.2015  09:54

    近日,频频有媒体报道有旅客在飞机上试图打开安全门和窗一事。虽然现在坐飞机已经很普遍,但飞机上有哪些东西是不能触碰,如果触碰会带来哪些后果,很多人并不知道。连日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航空公司及机场公安局的相关负责人。

   安全门当厕所门险打开其他乘客惊出一身冷汗

  据其他媒体报道:1月12日18时30分,从拉萨飞往重庆的一航班抵达江北机场,落地滑行完毕后,机组尚未开启舱门,一中年男子突然打开机上的应急出口门(安全门)。安全门打开后,飞机左大翼的滑梯释放。因为违规打开安全门,该乘客将被依法处理并追究经济责任。

  1月15日18时,长沙飞往呼和浩特的一航班已抵达呼和浩特上空,飞机的起落架都已放下来,一名男子因醉酒非要打开飞机的安全门,飞机安全降落后,男子被处罚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

  类似的事情,不止在外省旅客身上发生。

  1月13日,在一架从太原到四川成都的航班上,太原市民陈先生就遇到一名把安全门当厕所门的旅客。

  陈先生说,试图打开安全门的旅客有50多岁,她说自己是第一次独自坐飞机,要去成都看孙子。“她把手放在安全门把手上时,被旁边的一名旅客及时制止。我惊出一身冷汗,真不知道半空中打开安全门是啥后果。

   原来空姐只在过道提醒现在专门一对一地讲解

  坐在安全门旁边,看着门上的把手,您是否有转动一下的冲动?记者采访了9位曾坐在飞机安全门旁的太原市民,他们表示都好奇过打开会是什么情况。

  太原市民冯女士说:前几天坐飞机,自己就坐在安全门旁,当时空姐向她详细讲解了如何打开安全门,并再三叮嘱非紧急情况千万不要动把手。“以前空姐只是站在过道中提醒一次,而现在会专门一对一进行讲解。”冯女士说。

  据航空公司专业人士介绍,飞机上的应急出口门包括机门和翼上出口,也叫安全门和翼上窗,根据机型不同,飞机上的安全门和翼上窗的个数也略有不同。虽设计原理略有不同,但机舱内和机舱外的压力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应急出口门是无法靠人力打开的,而压力差很小也就是飞机即将起飞或降落,压力差会达到允许开舱门的临界点时,乘客转动把手就能打开应急出口门。这位专业人士说: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可以配合乘务人员打开应急出口门。但若私自打开应急出口门,造成航班延误的,赔偿的费用也会非常高。

   ○相关

   在飞机上“任性”需要付出代价几何?

  近日,朋友圈疯转一条消息:你想给航空公司多少任性红包。“针对有些旅客喜欢一生气就擅自打开飞机应急出口。在此附上各种机型价格,以便您选择给航空公司包多少钱的红包:波音737主滑梯8万元;空客320滑梯9万2,翼上7万元;空客330主滑梯19万元,应急出口15万元;波音777滑梯及应急出口20-25万元。

  据说,上述“任性红包”段子中涉及的各种机型滑梯价格,只是修复的基本价格。一位民航界资深人士解释:首先,修复滑梯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其次,因为修复需要一定时间,航空公司的后续航程需要另外调派飞机执飞,由此造成的飞机租金(以空客320为例,每天租金6万多元)、人工成本(维修飞机、机务人员工资)、停场成本(停在机场的费用)、后续旅客因延误造成的赔偿等,应在10万元以上。

   除了安全门飞机上还有哪些设备不能随意动

   各种应急设备都不能随意触碰

  在飞机上,除了安全门不能触碰外,还有哪些设备不能随意动呢?东航山西分公司客舱部乘务一分部高级副经理郭亚军说:其实,各种应急设备都是不能随意触碰的,而下面这几种要尤其注意。

  氧气面罩飞机起飞前,视频会详细讲解氧气面罩的使用方法。太原市民赵女士说,她特别好奇氧气面罩“”在哪里,想亲眼目击氧气面罩的真容,更想亲手触摸氧气面罩的材质。

  郭亚军说,氧气面罩“”在坐椅的上方,在遇到紧急情况,氧气面罩会自动脱落。所说的紧急情况是指客舱内气压异常时,造成气压异常的情况,有旅客打闹对机体有破坏,也有旅客砸地板或窗户造成客舱压力变化的情况。在氧气面罩旁有个小孔,在非紧急情况下,曾有旅客因好奇或其他原因,用牙签把氧气面罩弄下来,通常脱落下来的是一组4个氧气面罩。拉动氧气面罩使氧气喷出,喷出的氧气中途是无法关闭的,而氧气的释放时间在15分钟左右,氧气释放完毕后,这组氧气就没法再继续使用。为了乘客的安全,飞机就须着陆。

  救生衣座位底下放着的救生衣是旅客能随意接触到的。太原市民崔女士说:她曾遇到有旅客试图把救生衣穿在身上的情况,结果被制止了。“我当时还问那名旅客,她说就是好奇,想穿上试一试。

  郭亚军说,救生衣通常是放在座位下方,每次起飞前,乘务员都会检查每个座位下是否有救生衣。而救生衣只有在紧急情况时才能使用,正常情况下不得使用。

  通常情况下,拉动救生衣上的一个红色充气手柄,救生衣就会自动充气。救生衣是一次性的,使用后就无法再重复使用。在遇到跨水航线时,乘务员也会给带婴儿的乘客发放婴儿救生衣,只不过在下飞机时,要收回救生衣。偶尔,有乘客会把救生衣悄悄装进背包,带下飞机,这会给之后乘坐的旅客带来安全隐患。

  郭亚军特别提醒乘客,除飞机上的应急设备和安全出口不能随便乱碰外,也不要把危险物品带上飞机,比如火柴、打火机;不要进入服务舱,里面水箱等各种设置都不能动;不要在飞机上使用电子设备。

   行为违法会受到相应处罚

  非紧急的情况下,如果使氧气面罩脱落、带走救生衣、打开应急出口,要承担哪些责任?

  机场公安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4条第1款的规定,盗窃、损坏、擅自移动使用中的航空设施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也可并处罚金。我国民用航空法也有规定,盗窃或故意损毁、移动使用中的航行设施,危及飞行安全,足以使民用航空器发生坠落、毁坏危险,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责。

   坐飞机时,这10种行为不要有

  1.不要开手机乘坐中国民航班机禁止旅客使用手机,确保处于关机状态。飞机上请勿使用手机,尤其是起飞和降落阶段。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还有对讲机、遥控玩具和其它带遥控装置的电子设备等。

  2.不要抽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中枢神经毒麻剂,它会使飞行人员全身血管收缩,视力下降,而且污染机上的空气环境,甚至导致火险。1983年,中国民航局颁布规定,在国内航线旅客班机上禁止吸烟。1993年,中国航空总局决定,从当年7月起,中国国际航线旅客班机上将逐步实行禁烟,以保护旅客身体健康。

  3.不要携带超过100ml的液体随身携带的单个包装液体不能超过100ml,总数不能超过1L。但是100ml是指的包装计量,就是如果带了120ml的瓶子,里面只有10ml的液体也不能带上飞机。

  4.颠簸时不要站立或做其它活动 飞机随时会遇上气流,同时飞机会根据指定航线飞行,有时会向上有时会向下,很容易造成颠簸,使人失去重心,会摔倒造成伤害,所以在飞机上不能站立或随意走动。

  5.不要随意更换座位按登机牌确定的位置就座,这与飞机的载重平衡有关。

  6.不要开安全玩笑乘坐飞机时,不要和机组人员、其他旅客、朋友开关于安全的玩笑,这有可能引起飞机立刻返航或就近作紧急降落。

  7.不要把没喝完的饮料盒和杯子放进纸餐盒内用完的餐盒请尽量保持整齐完好,以方便回收。不要把没喝完的饮料和杯子放进纸餐盒内。因为回收时,乘务员很有可能看不见您放进去的饮料,容易不慎洒到乘客的衣裤上。

  8.不要吃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民航局相关规定,带有不良气味、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不能携带上飞机。例如方便面、榴莲,建议这些食品不要在飞机上食用,因其在吃的过程中会飘出很浓的味道,飞机客舱又是一个特殊环境,所以很可能会给身旁的其他乘客带来困扰。

  9.不要将机上使用的物品带下飞机机上的毛毯、枕头、救生衣等,是不能够带下飞机的。通常在国内航班上经济舱毛毯的配比是10:1,但一些乘客喜欢一个人占用几条毛毯,甚至用完带下飞机。

  10.不要躺在椅子上睡觉有乘客觉得自己坐了很多次飞机了,从来没出过事儿,拒绝系安全带,更有的占了一排的座椅躺在上面睡觉。乘务人员提醒飞机起飞前乘客要系好安全带,躺在椅子上睡觉无法系安全带,是很危险的事情。

   ○链接

   乘高铁不能随便触碰的N个设施

  如今,选择高铁出行的人越来越多。高铁上,有哪些不能触碰的东西?记者采访到太原铁路局太原车辆段党总支副书记李忠喜。

  紧急停车按钮运城人杨昕常常往返于运城与太原,自从大西高铁开通后,她就成了高铁的常客。“每个车厢两侧的门上都有两个红色的报警按钮,我特别好奇,那两个按钮是干什么用的?”杨昕问。

  对此,李忠喜解释说,红色按钮是紧急停车按钮,在非紧急情况时不要随便按按钮。在2014年8月开住北京的一趟高铁上,就曾有旅客乱按,导致这趟高铁紧急停车,不仅会导致这趟高铁晚点,还会影响这条线路上其它车辆的运行。

  紧急开门阀李忠喜说,高铁上的车门是自动开关的,紧急开门阀也不能随便动。“高铁在出发和停车的过程中,当车速在低于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运行时,紧急开门阀就可以根据旁边的说明被打开。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旅客可以按照说明打开紧急开门阀来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有时候旅客出于好奇,会随意触碰和误操作紧急开门阀,这样会影响到其他旅客的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

  紧急消防锤高铁上的紧急消防锤也是不能随便动的。

  李忠喜介绍说,高铁上的紧急消防锤和公交车上的消防锤设计原理一样,可能旅客们见得多了,几乎没人随便碰高铁上消防锤。

  李忠喜特别提醒旅客,千万不可在高铁上吸烟。因为高铁是全封闭式车厢,只要有旅客吸烟,车内烟雾装置就会报警,严重时可能导致故障报警,高铁会自动减速或停车。他们曾处罚过多名在车厢内抽烟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