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峪河记忆:老书记的苹果树
5月25日,蜿蜒曲折的风峪河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具有传统韵味又彰显现代气息的特色景观。牛晨阳 米国伟 摄
远观流水近观山,对古城营村的杜毛清而言,这样的生活颇为惬意——西山上的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深秋黄栌红叶层林尽染,更是一景。“风峪河终于大变样了,不但解决了我们的出行,还为大家带来如此优美的环境,俺们打心眼里为这项生态工程叫好!”
“我”的传奇故事
由五山九峪组成的太原西山属吕梁支脉,蜿蜒峻峭、气势磅礴,其中九峪包括南峪、黄楼峪、柳子峪、马坊峪、明仙峪、风峪、开化峪、冶峪和西峪。民间称西山为龙,九峪为龙之九子,九条山谷包含着沉甸甸的历史故事和美丽传说,璀璨的晋阳文化和生存发展智慧填满了沟壑。
九峪之首当数风峪。作为“老大”,“我”是一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河。
风峪之名最早见于《晋书刘聪载纪》:“曜入晋阳,夜与刘粲等掠百姓,逾蒙山还归。猗卢率骑追之,战于蓝谷。”这是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的史事,胡三省在《通鉴》中注曰:“蓝谷,在蒙山西十里。”谷即“峪”字,音义全通,如“井峪”,旧作“井谷”。这里的“蓝谷”指的就是晋阳古城西出的大道——风峪。
历史上,晋阳古城在四塞之中,西北有群山,东南有汾河,要想走出去,只有向西的一条河谷,就是风峪,这是通往陕甘的一条大道,是古代丝绸之路太原节点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微风荡漾的早春,山花烂漫的夏季,还是朔风劲吹的冬日,商队的铃声随风在风峪山谷中飘荡,如同天籁般的仙乐,悦耳动听。
据说,唐朝建立后,娄烦(古称楼烦)作为养马要地,每年秋后都要送一批膘肥体壮的军马,由晋阳集中送往长安等地。每逢此时,风峪沟中万马行进,如春雷滚滚、惊天动地、颇为壮观,惊动得十几个山村的村民驻足山崖之上观看。其实,从风峪沟下来,“我”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泄洪河道。说起“我”的历史,西山的老人们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当然,大家不约而同地都会提到之前“我”的暴脾气给沿线居民带来的伤害。2017年,“我”的传奇故事又写下辉煌的一页,告别喜怒无常的“暴脾气”,送给沿线居民如画的风景、便捷的交通,沿滨河西路十几分钟便可来到太山脚下,快速切换至田园生活,欣赏西山四季如画的美景。
最好吃的苹果
古城营村紧邻风峪河,是晋阳古城遗址中心,龙城太原的“龙脉”之源。
在风峪河的南侧,太原植物园正在加紧建设。隔着围挡,从栽种的树木间,依稀能看到里面一片繁忙。围挡外,一名年逾六旬的老人感慨地说:“真好,风峪河终究变绿了。”
这位老人就是古城营村的党委书记杜毛清,今年68岁的他对于风峪河的变迁如数家珍。但是,最难忘的是风峪河边曾种植的一大片苹果树。“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苹果。”
“小时候,风峪河是孩子们最喜欢玩闹的地方。”但是河道仅有几米宽,又没有堤坝,暴雨后倾泻的洪水总会肆虐地淹没周边的村庄。为提升排洪能力,1959年至1973年,风峪河历经多次治理,河道拓宽至几十米,两侧增设了堤坝。村民们利用河道两侧的空地,种植了苹果树、杏树等,外加村里种植的500多亩水稻,一年四季总有忙不完的农活。杜毛清回忆说:“每年秋天,苹果熟了,孩子们抢着摘下来,又甜又脆,太好吃了。”
后来,西山上有了煤矿、水泥、化工企业,河道的水臭了,村里的环境每况愈下。“西山上日渐荒凉,光秃秃地只能看到千疮百孔、遍体伤痕的山体,让人看了心疼。”叹了一口气,杜毛清接着说:“环境被污染了,500多亩水稻最后只留下一片荒地。冬天刮西北风时,除了沙土,就是从化工厂吹来的刺鼻气味。”
带走杜毛清最美回忆的是1996年8月4日的那场洪灾,年产30多万公斤的苹果林全部被冲毁,令他心疼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2017年,终于等到风峪河实施综合治理的好消息。历时三年,风峪河的每一点变化都是村民们热议的话题,更是当时参建者的骄傲,晋源区城管局市政科科长方晋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旅游景观通道,风峪河治理最大的亮点是河道挡墙外侧新增的彩色健身步道。方晋生说:“现在很多市民喜欢健步走,这条步道就是为大家健身、休闲而修建的。你看看,风峪河沿线有多美,附近的居民夏天也敢开窗户了,大家出门锻炼也有地儿了。”
七次变更设计
谈及风峪河综合治理时的场景,杜毛清至今记忆犹新:“施工时一天一个新情况,设计方案前后变更了七次,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沿线拆迁。今天说不拆,明天又说拆了,村民们搬家要时间,施工却没有给你留时间。”刚帮一家找到过渡住房,又要帮另一家搬家,当时已经65岁的杜毛清天天要忙到深夜才能回家。即便如此辛苦,杜毛清却觉得很幸福,每晚回家后躺在床上,儿时美好的回忆像小电影一样,想想都会乐得笑出来。
走进如今的古城营村,数千亩的花卉基地,牵牛花、串串红、一品红、美人蕉等近20个品种的各式盆花争相吐艳、姹紫嫣红。“现在是花卉成长期。等到9月你再来,会看到一年中最美的风景,到处都是花,到处都是运花的汽车,车水马龙,很是热闹。”2019年,晋源区提出建设花卉小镇,古城营村也在建设范围,杜毛清决定带着乡亲们一起干,要让果香变花香。他说:“环境好了,大家生活要更好。千亩苗圃、万间温室,我要让古城营村遍地鲜花,群众的生活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如今,古城营村借着晋源区发展花卉经济的东风,六成以上的农户从事苗木花卉种植,市区70%以上的各式花草出自该村,被誉为“太原花卉第一村”。风峪河的生态治理不仅送给西山群众一条旅游景观大道,更为大家送来了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