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计划”拓展扶贫空间

12.06.2014  21:37

 

              合水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面对“十年九旱”的恶劣环境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合水人民用勤劳的双手铺出了一条收获之路。

  “输血”惠民“造血”强民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合水结合当地实际,采取“输血”“造血”并重的方式,既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又不断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彻底脱贫。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贫困地区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

  贫困乡村的致贫原因不尽相同,自2008年以来,合水县按照“塬区苹果化、山区森林化、川区蔬菜化、养畜舍饲化”的总体思路,在川区把蔬菜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培育,依托板桥蔬菜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板桥白黄瓜”的品牌效益,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形成了冬有日光温室、春有早春大棚,兼有钢架大棚、塑料小弓棚、露地商品菜的生产模式,推广了白黄瓜等蔬菜套种甘兰等蔬菜的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实现了合理轮作倒茬、一年三熟的目的。

  山区乡村则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共扶持贫困户建牛棚2110座,购进良种羊1160只。

  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486.4万元,使3.85万绝对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小步”移民“大步”出山

  合水许多贫困自然村分布在黄土高原梁岔中,每村不足百人。当地群众形容这里是“山山和尚头,坡坡鸡爪沟,种田难捉苗,十年九不收”。“蜗居”深山的村民们增收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

  对此,合水大力开展移民扶贫。

  太莪乡太莪村是一个由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移民新村,县上整合了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等支农资金,进行新农村综合建设。2010年该村仅绒山羊养殖一项就收入80多万元。

  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民需要“小步”移民,更多的农民却需要“大步”出山。合水县地少、人多,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为4.6万人。为了把劳动力变为生产力,合水县积极引导培训,成功将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帮助农民走出大山,寻得了另一片发展空间。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该县先后确定了21个以农民工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771期,结业人数近6万人,就业率达83%。同时,在市场化的运作下,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多方向转移。目前,全县农民收入的50%来自外出务工,合水县每年劳务输出增加收入4亿元。

  “硬件”作土“软件”为肥

  家住合水县西华池镇三里店村的何生敏老汉说起近年来的民生工程,喜上眉梢:“咱种地不交税,孩子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了,还能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

 

  “十一五”时期,合水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文化、广电等设施建设,健全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新建村级卫生所21处,新建维修校舍12所,“村村通”覆盖率达到了100%,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供养率、农村医疗参合率均达到了100%。 

 

 

责任编辑:admin    审核:admin    审定: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