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扶贫开发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09.12.2015  12:31

          “十二五”以来,陵川县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狠抓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5年底,全县贫困村由181个减少到114个,贫困人口由5万人减少到3万人。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陵川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健康养殖、道地中药材、绿色林产品、乡村旅游五大农业特色产业,积极组织实施了片区开发、整村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百企千村等一批产业扶贫工程,有效地促进和带动了贫困农民持续增收。截至2014年底,全县共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1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多家,发展兰花、正嘉、鸿生等百企千村产业扶贫龙头企业8家,全县蔬菜、小杂粮等特色种植业面积达10万亩,畜禽饲养总量近300万头(只),食用菌大棚达1000余栋,中药材基地面积达32万亩,农家乐接待户达500余家,为加速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帮扶力促增收。“十二五”以来,市县乡三级共有780余人参与干部住村帮扶工作,帮扶贫困村和发展滞后村201个,结对帮扶贫困户1500余户,协调项目资金6200多万元,引进和带动投资2.6亿元,帮建帮扶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项目469个,使三分之二以上的贫困村直接受益,农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通过采取城镇安置、建设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和分散移民等方式,对户籍人口在300人以下、实际居住人口不足一半的贫困村,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在全县建成了崇文镇沙上头村、郭家川村、石字岭村,潞城镇潞城村等一批移民接纳示范点,完成移民搬迁17000余人,使许多地处偏远大山的贫困群众搬出了山庄卧铺,远离了恶劣环境的困扰,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狠抓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科技培训,使5000多名贫困人口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了脱贫致富的能力;通过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使一大批贫困农村的“两后生”实现了异地就业,增加了工资性收入;通过实施千村万人就业培训,使190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不离土不离乡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帮助164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帮助88名高中生完成学业,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陵川县计划继续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以114个贫困村和4个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低收入村为主战场,以9885户贫困户、3.0248万贫困人口为攻坚目标,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实现0.7万生活在山庄窝铺的贫困人口易地搬迁,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年均脱贫25%以上,到2020年实现稳定脱贫。
 

责任编辑:李敏    审核:申亚莉    审定:曹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