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看不见”的“低空杀手”——臭氧污染

02.06.2022  07:12

  持续的高温天气,臭氧再度进入公众视野。5月开始,我市首次对10个县(市、区)进行一周臭氧污染排名。对于臭氧,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保护罩”,为何与污染扯上了关系?

  低空“杀手

  对于臭氧,人们更熟悉的可能是大气中距离地面20公里至25公里的臭氧层,它阻挡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为此,近些年全球各国一直致力于减少氟利昂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从而防止大气层臭氧空洞的扩大。但这样一种物质,一旦到了距离地面10米至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就会由“高空卫士”变成“低空杀手”,其强氧化性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同时也会刺激眼睛和皮肤。

  近几年来,夏季臭氧浓度持续上升,成为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过程中,除PM2.5之外的另一个“拦路虎”。以2021年为例,全年太原市空气质量共有47个优级天,其余318天为非一级天。在318个非一级天气中,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的有119天,占比高达37.42%。窗外蓝天白云,咋就成了污染天?监测数据显示,原来是臭氧在作祟。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夏季臭氧污染已成为影响太原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最大短板,是导致空气质量快速下滑排名靠后的主要因素,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

   源头治理

  早在2月28日,市环委会办就印发了“夏病冬治”工作方案,目标直指让人头疼的臭氧污染。对“低空杀手”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臭氧治理目前仍存在难点,包括挥发性有机物。臭氧形成的主要前体物是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发电厂、燃煤锅炉等排放,而经过治理,我市氮氧化物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更为关键。

  “与二氧化硫等通过烟囱有组织排放不同,挥发性有机物面源广、累计排量大,更多属于发散性的无组织排放。”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杨继生表示。有关数据显示,排量较大的源头包括焦化、石化、汽修、印刷等行业。4月11日起,对全市7家排放大户下达了夏季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物质排放浓度控制要求;4月底,我市又下达207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对42家企业和146家4S店、汽修厂实施错峰生产。

  餐饮企业产生的油烟,也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之一。相关企业均已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如何确保其有效运行?我市有关部门重点督促餐饮企业清洗相关装置。目前,我市有2262家饭店完成第一轮清洗,1710家饭店和473家烧烤店完成第二轮清洗。

   可防可控

  加油站在加油时产生的油气,便是挥发性有机物。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市民错峰加油,成为我市臭氧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5月27日晚10时许,在中石化杨家峪加油站,依旧有不少车在排队加油。正在加油的仇丽娟说:“晚上加油,环保还实惠,何乐而不为?

  站长郑力军介绍,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该站从5月1日便开始执行夜间加油的优惠政策,相比去年,优惠时间也延长了2个小时,从晚10时持续至次日6时。

  臭氧防治的一个基础是监测,而目前整体监测能力仍相对薄弱。此前的常规大气监测点位,主要监测6项常规指标,但基本不包括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目前,我市针对夏季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行动已启动,执法人员使用空气质量走航监测车,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周边进行空气质量走航监测。走航车车顶装有一台采样器,行驶过程中可以实时采集区域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并在车内的显示屏上显现出来,绿色代表浓度低,突出峰值处则会用紫色标识出来,做到对挥发性有机物高排放区的精准定位。

  在杨继生看来,臭氧治理科学性很强,而且不是一个“服特效药”立即见效的问题,要有长期战略。我市已组建了专家团队,入企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能力。

  臭氧污染比PM2.5污染更隐蔽,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对于个人来说,对臭氧污染要加强关注,但也无需谈“”色变。

  专家指出,通常情况下,臭氧超标时段一般集中在午后气温较高、阳光较强的时段,在此期间只要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可防可控”。

臭氧污染日益突出 我省实施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
  5月3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臭氧污染日益突出,我省将实施PM2.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