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公共文化服务扎根沃土花香四溢

11.12.2015  11:52


  近年来,阳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大事抓紧抓好,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城乡百姓的“幸福地标

  10月2日,阳泉城区兴隆社区。古色古香的书屋内,有不少居民正在写字、画画、看书;书画室外面的健身室,稚气孩童、鹤发老人和着节拍快乐地起舞;再往里的棋牌室,车马厮杀,好不热闹。国庆长假,像兴隆社区这样便民、惠民,保障群众最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      化设施成为居民休假的好去处。

  阳泉市统筹推进各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具规模。位于市区中心地段的阳泉文化中心集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于一体,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设计藏书量50万册,设有现代化阅览室、自修室、讲座室、资料库、闭架书库等17个,阅览座席近千个;展览馆按国际标准配置的三个室内展厅和1万多平方米的室外展览用地,是省内较为先进的展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城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盂县文化中心主体建成。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更是成为阳泉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亮点。

  文化设施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使用好。阳泉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坚持问需于民做好文化活动设施设备配送,选好配强基层文化管理员,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实现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通过推行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日子不再悠闲。文化部门与直属事业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文化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标准,并实行绩效考核,让各单位纷纷在创新文化服务内容、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上开动脑筋。市群艺馆致力打造“群众大讲堂”“群众大舞台”和“群众大展厅”,近年来组织公益培训班30余个、培训人员5000多名,被省文化厅评为我省群众文化培训品牌,所辅导节目近两年来荣获全国、全省奖项50余个,举办群文展览20多个,而前不久举办的“阳泉、大连、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更是拓展了群众文化走出去发展的大舞台。市图书馆实行无假日开馆、人性化接待制度,为读者提供一流阅读环境,阅读流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坚持阵地服务与延伸服务相结合,办好“桃河讲堂”“学子论坛”“读者下午茶”等读者互动项目,为群众提供了精细化的文化服务。市展览馆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办展品位,每年举办展览30场左右,尤其是以《上海、大连、阳泉职工画展》《全国首届工业版画新秀展》等为代表,在承办国家级、省级展览和引进国外高水平展览方面取得突破,为市民打开了精彩的文化“视界”。

  各级基层文化机构也在提供日常服务之外,积极开展小型多样、便于群众参加的文化活动,如各县区以农家书屋、文化站室为载体,开展了全民阅读、实用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心得交流、典型示范等活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已不仅仅是普通群众接受文化熏陶的场所,同时也是大家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个平台,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和睦、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福利润心无声

  如果说公共文化设施带给人们的是和风细雨的文化熏陶,红红火火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则让基层百姓持续感受文化服务的热度。阳泉市认真回应城乡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倡导群众参与,促进各类公益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高品质的文化福利。

  阳泉市2015年“群星风采”消夏晚会于7月17日至8月21日在城市中心广场举办,每周五晚向市民奉献一台精彩节目,以“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着力体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特点。每年如约而至的“群星风采”消夏文化广场,以专业团体演出和普通群众参与相结合,让来自基层的非专业演员和文艺爱好者唱主角,突出“群众文化群众办”,成为人们夏季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每年的“三节”系列文化活动和连续举办30届的阳泉春晚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成为市民不可或缺的节日文化盛宴。“三节”期间,元旦剧(节)目展演、迎新年文艺晚会荟萃年度文艺新作,成为检阅全市舞台艺术成果的盛会;春节群众文艺汇演每年500余个节目、近万名群众参与;元宵节各类广场艺术展演、街头文艺表演、文化阵地活动、元宵灯会、焰火晚会等让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百花迎春”春节群众文艺汇演颁奖晚会则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高潮。

  发挥专业艺术院团和公共文化机构骨干作用,送文化下乡村、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阳泉市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将歌舞、戏剧、图书、展览、电影、书画、设备等公共文化产品统一“打包”送到矿山、农村、军营,受到群众极大欢迎,营造了“文化福利遍山乡”的浓厚氛围。2014年以来,阳泉市进一步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效益,明晰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开展了偏远贫困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为全市300个偏远贫困农村每年免费送大戏,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看戏难”问题,实现了精准的文化扶贫。与此同时“文化惠民在山城”系列文化活动并蒂花开、相得益彰,包含送欢乐下基层、文化阵地活动、展览展示活动、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文化服务等丰富的版块,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两项活动正在成为阳泉市公共文化服务新的“主打品牌”。

  积极推进一系列文化民生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了市级支中心和五个县两级支中心,为群众利用优质网络资源提供了便捷途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通过普及数字化放映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荣获中宣部等四部委表彰。“百花放映”千场电影惠万民活动今年7月25日在阳泉启动。

  扎根基层的文化生力军

  焕发广大群众的文化创造力,营造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有文化的良好氛围,是文化惠民的重要着力点。阳泉市通过加强基层文化员、基层文艺骨干、民间艺人队伍建设,造就了扎根基层的文化“生力军”。

  城区北大街社区的邓花花,从2013年起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文化志愿者”。今年9月26日,记者目睹了邓大姐四处奔忙参加文化志愿服务的身影:在区文化馆指导文化爱好者练习声乐、舞蹈刚一结束,又马不停蹄为“激情广场大家唱”担任伴奏,接下来还要参加区里的群文培训……忙得不亦乐乎。和邓花花一样,阳泉市招募的21名文化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提高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综合素质,阳泉市实施了“文化服务到基层”培训工程,改变过去把人员集中起来搞培训的模式,采取深入下去的办法,组织专业群文工作者赴各县区、街道、乡镇对500余名基层文化员和文艺骨干开展培训,因地制宜灵活确定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同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对接,有效提高了基层文化队伍的素质。

  阳泉市积极创设平台,引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自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阳泉市戏迷协会、激情广场大家唱、北山合唱团等民间协会组织,各具特色的秧歌、腰鼓、晋剧、京剧等文化活动队伍,以自娱自乐为特色,在社区、农村遍地开花,基层文化队伍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的可喜局面。

  文化部门还为全市的民间艺人登记、建档,并通过举办民间工艺展览、民间艺术大赛等多种途径,积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提供展示风采、交流技艺的舞台,焕发了民间艺人队伍的文化创造活力,成为繁荣群众文化的重要力量。(来源:黄河新闻网)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
新春送祝福 关怀暖人心
  万户喜迎春,三晋气象新。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