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一年一场戏”为偏远贫困村送福利

17.12.2014  13:23

              11月25日,阳泉平定县郭家垴村,戏剧的开场锣鼓打破了山村平日的沉寂,《封印》《抬花轿》《见皇姑》……阳泉市晋剧院精心准备的好戏渐次开演,台上演员精神饱满,专业水准的唱、念、做、打有板有眼,台下村民看得津津有味、直呼过瘾。2014年,阳泉市开展了偏远贫困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让郭家垴村等300个偏远贫困村广大农民享受到由政府买单的文化福利。
   偏远贫困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是阳泉市今年为民办的实事之一,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对偏远贫困村实行文化扶贫,一年免费送戏一场。“把满足广大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民生大事来抓,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文化自觉,也体现了执政理念的新变化。”阳泉市文广新局局长高士萍说。
   近年来,阳泉市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覆盖”,农民看书难、看电影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然而,“看戏难”问题却仍然困扰着很多偏远贫困村。文化部门在走访调研时了解到,一些贫困村几年甚至十几年听不上一场戏,而且随着演出市场戏价不断提高,戏剧空白村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这里的农民迫切期盼能够多举办一些公益性演出。开展“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对于解决农村“看戏难”问题无疑是立见成效、立竿见影的办法。盂县柴庄村党支部书记说:“俺们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没什么收入,平时很少请剧团来村里演出,现在政府出钱请老百姓在自家门口看戏,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高士萍表示,“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能够顺利推行,也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得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责更加明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加大。“‘一年一场戏’不仅是保障百姓文化权益的民心工程,也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务实举措,同时也让文化企业从中受益,是多赢格局,对于提升阳泉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刘振刚    审核:刘振刚    审定:张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