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山城出太行——阳城县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之路

09.02.2015  11:26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省委把绿色发展纳入“六大发展”战略中,阳城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

  做任何一件事情,顺时利民方能成功。阳城县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立足当地实际优势谋篇布局,站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谋的是城乡一体县域经济的大局,算的是利于农民增收的细账,干部赞同,群众欢迎。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知道建设“悠然阳城”非一朝一夕可成,行进在这条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全县干群一心久久为功,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通向成功的脚步。

  深秋的天坛山景象分外迷人,一千多亩贡菊、怀菊将山上山下装点成一片花海,芳香馥郁,沁人心脾。来自太原、郑州、内蒙古等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观赏着灿烂的菊花,不禁感慨连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近年来,阳城县依托太行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强劲发力,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这一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达到690.39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6.68亿元。

  而今,人们欣喜地感受到,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悠然阳城”,呼之欲出。

   悠然阳城,顺天接地

  ——“休闲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国家政策层面引导具有良好基础的阳城发展乡村旅游

  2012年开始,煤炭产业从巅峰回落,“黑色经济”寒潮来了。煤炭价格日复一日地下跌,坐拥丰富优质无烟煤资源的阳城人感觉寒意愈来愈深地侵入骨髓。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它往往会催生出一个重大的转折。阳城的经历正是这样。党政班子面对危机雷厉风行,密集研讨之后果敢决断:实施“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绿色发展之路。

  为何选择这样的路?在与时任县长、现任县委书记王晋峰的攀谈中,记者探知了其中的原委。

  我们常说,做任何一项决策,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阳城之所以能这样决断,就因为顺应了 “休闲时代”的生活和消费需求。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休闲消费时间增多、能力增强、需求高涨,“休闲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在全国许多多姿多彩、风情浓郁的乡村,融合农业、旅游、娱乐、服务等多产业发展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走上前台,担当起了休闲经济的重要载体。

  事实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已推向国家政策层面。早在2010年7月,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就拉开了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序幕。专家学者认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推进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美丽乡村、扩大内需、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以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这为“阳城抉择”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指向。

  之所以会这样决断,还因为阳城具有良好基础和现实可能。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的阳城县,北靠三晋,南接中原、西通秦蜀,森林覆盖率达51.15%。县城东北部是以明代天官王国光故居、清康熙帝师陈廷敬故居为代表的古堡群;东南部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蟒河;西南部是古时商汤祷雨的析城山,县域内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密布。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阳城县已打造出1个5A级景区皇城相府、2个4A级景区蟒河和天官王府。2013年获得 “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称号,2014年又入选全国十大旅游标准化试点县。旅游业发展在我省名列前茅,景区周边的群众也饱尝甜头。

  2013年春,阳城县被列为我省“美丽乡村”连片区建设试点县,政策层面的引导与县里的选择高度契合,这让王晋峰万分欣喜。一段时间内,他逢人就讲:“乡愁是每一个城里人都有的一种牵挂和思念。乡村旅游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我们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生态美,百姓富’变成现实,就是要为城市居民营造‘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之外的‘休闲空间’,使乡村成为城市人的向往。

  从2013年起,阳城启动了美丽乡村连片区建设。县委、县政府依托县城和三大旅游景区,制定了以“一带四区”连片区建设规划。“一带”,即以东起磨滩、西至董封,串珠成链的美丽乡村休闲示范带。“四区”分别是:沁河芦苇河——明清古堡区、横河析城山——山地景观区、蟒河——生态休闲区、县城周边——郊野休闲区。他们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前往全国乡村旅游先进地区取经求教的基础上,邀请全国知名的旅游专家,前来实地考察指导。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教授朱万峰在 “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专题报告上讲到:“以美丽乡村为依托,发挥皇城相府、析城山、蟒河旅游品牌带动作用,利用乡村旅游与城市田园为基础,充分突出阳城生态养生、文化养性、乡村度假的特色,打造中国悠然生活方式诞生地”,引发了“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悠然阳城”的火热行动。

   田园城市,崇尚自然

  ——6个森林公园环绕县城,5个功能区建设观光园、采摘园,城乡居民亲近自然,体验生活、释放压力

  “田园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是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19世纪末提出的。他认为“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城市四周被农地围绕以自给自足,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阳城县城三面环山,空间促狭、高低不平,获泽河自西向东蜿蜒穿过,将县城劈成两半,称这是一座山城毫不夸张。山城固有其不便之处,但装点得当却别有一番味道。前些年,阳城大力度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美化了获泽河及其两岸,修建了全省县城首个跨河立交桥,环绕县城建起了六个森林公园,大大拓展了县城空间。县里开通了六大森林公园之间循环的免费公交车,方便居民娱乐休闲。

  去年,在制定悠然阳城“一带四区”连片区建设规划时,他们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受到启发,规划出一个“以县城为中心,囊括演礼、町店、白桑、西河、八甲口等周边五个乡镇”的郊野休闲区,推动这个山城向田园城市方向发展。也许这一规划谈不上多么先进,但在当今人们饱受大城市病及雾霾的威胁,“逃离北上广、到小城市去、到郊区去、到农村去”的时候,不能不说这也是一个“合时宜、遂心愿”的明智之举。

  规划出台后就紧锣密鼓实施。他们开通了贯穿各公园的绿道,在绿道沿线建立了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陶瓷、蚕桑、琉璃以及犁镜、石磨等文化景观小品、驿站和风情小镇。一年多来,无论晨曦微露的清晨,亦或落霞满天的黄昏,在这条绿道上健身锻炼的人络绎不绝。逢上节假日,游玩娱乐者熙熙攘攘,流连忘返。

  在县城周边五大功能区 (乡镇),规划了大面积永久性农田,鼓励农民“自主种植、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主受益”,鼓励群众发展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圃,探索打造大地景观,实现绿色宜居、现代农业和田园观光的有机统一。地处主城区的凤城镇在城市绿道两侧、获泽河沿线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起了博美农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采摘农业。和省农科院合作,引进富士、红星、嘎拉、中华寿桃、冬雪红等优质品种,栽植苹果220亩、桃330亩,在果树间栽植了660亩杭白菊。同时完成了8300多米的地下水网铺设,部分地块还上了节水喷灌设施。

  在凤城镇规划的体验式菜园里,目前已有100多人认领了自己的菜园子。凤城镇机关干部职工带头认领40多亩的体验式菜地,每人认领一分地,通过认证、委托等方式进行管理。记者在这里见到凤城镇机关职工成军霞,她告诉记者:“我认领了一分地,种了些西红柿、茄子、菜辣椒。早上或者周末,一家人来干点农活,接触亲近大自然,一起体验生活、释放压力,一起收获健康和快乐。

   美丽乡村,串珠成链

  ——连片建设中凸显乡旅和休闲的特征和功能,着力实现生态文明和农民增收

  从阳城东南的乡村旅游明珠磨滩,到西南山区的董封,一条新建的乡村旅游公路,宛如游龙,盘旋于山水之间,将沿线十多个乡镇的上百个乡村和景点连接起来,串珠成链。隆冬时节,记者驱车穿行,随行的新闻办赵进军介绍说,从春到秋,这条公路沿线两旁是绿树、花海、成群的牛羊、袅袅的炊烟,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真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这是阳城县去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杰作。

  何为“美丽乡村”?北京九鼎辉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朱万峰认为:它主要表现为两大功能——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主要体现在一个指标——农民的幸福指数。朱教授在讲座报告时还告诉阳城的干部群众,乡村旅游需要具备生态性、乡土性、体验性、文化性、融合性等特征。而休闲农业”需要具备的功能更多,包括景观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环保功能、游憩功能、养生养心医疗功能等。

  阳城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丰富生产方式、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生态景观”为载体,以“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业管理科学化、农村生态自然化”为手段,以实现“六大转变”为目标,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发展主线,通过高效经济农作物塑造大地景观和村庄环境整治让农村美起来;通过观光农业开发及市民农园建设让农业活起来;通过休闲旅游带动和农家乐培育让农民富起来。县长窦三马与记者座谈时说:“建设美丽乡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升农业品质,促进农民增收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抓好了,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实现就地城镇化,是农村走向富裕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仅仅一年多时间,全县上下联动,干群一心展开美丽乡村连片建设大会战,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了200多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修建了79公里车行道、休闲道,治理了15公里河道,建起了4个驿站、7个观景台,配套建设和提升改造377户农家乐,建成了由高效经济农作物营造的1000亩大地景观,培育了200亩经济作物科技示范园、15套半亩园、大桥休闲渔园,初步实现片区内“宜居、宜业、宜游”的建设目标。

  如今,在这些连片建设的乡村,处处展现出崭新的美丽景象。整洁的村容,便捷的交通,灿烂的油菜、地肤、贡菊、油桃等经济作物与农作物一道打造的大地景观,掩映着巍峨的古堡、古朴的民居和秀美的山水。各种新颖、别致的农家乐以及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农事园,充满情趣,吸引着各地游人纷至沓来,叹为观止。

   农家乐,乐四方

  ——“农家乐”堪比乡村旅游的“牛鼻子”。牵紧“牛鼻子”,谋划当地农民未来的饭碗,也让市民的 “美丽乡愁”有了安放之处

  隆冬时节,从孙文龙森林公园观看“天书”归来,走进孤堆底村的一个农家,主人梁丑平满面笑容地端来热腾腾的饭菜,美味可口。她说,去年接待游客在5000人以上,最多的一天接待过50多人。

  梁丑平的家就是近年来农村时髦的农家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它是个重要的核心,在乡村旅游中,它是个关键连接点。当远方的游客欣赏了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山水文化、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明、古堡民居,甚或参与体验了农事活动和农村习俗之后,农家乐便是他们餐饮住宿之所在。“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同样能给游客平添许多乐趣。更何况朴实的农民会把原汁原味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后出售,满足客人的多种需要。

  农家乐增收富民的作用正在于此。过去阳城各大景区周边的农民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已尝到甜头。县里拉开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幕,建设农家乐毫无疑问成为重头戏。

  2013年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政府全县大动员:每建一户农家乐县财政扶持一万元,科级干部结对帮建农家乐,大刀阔斧推动标准化农家乐建设。4月18日,十余辆大巴车载着县直单位的43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来到5个乡镇的400多个农家,开展结对帮建农家乐活动。历时半年,全县已高质量地建成农家乐440多家,全县总量480多家,初步形成了古堡古村落仿古游、亲近自然休闲游、沁河漂流激情游、山里人家自助游等乡村旅游形态。

  干部帮扶,村民们喜上眉梢,乘势而上。不仅按照标准办起了食宿一体的农家乐,有的加工出了小米、蜂蜜、木耳、香菇、山萸以及布鞋、红石磨等农副土特产品,供游客选购;有的利用本村资源发展出新的项目。南部山区50岁以上的老农出外打工不好找工作,但是会种地,用农家肥种出的有机食品,通过农家乐卖给客人增加收入,把原来的劣势转化成了优势。东冶镇磨滩村的张向辉,利用沁河水搞起漂流项目。从4条橡皮筏起步,发展到50多条漂流艇,雇了20多名船工,生意越来越大。

  县旅游文化部门引导农家乐规范管理运营,举办了厨艺培训和比赛、非遗项目演出等活动,帮助农家乐提升品位,打造特色,上档升级。眼下,他们谋划依托润城镇上庄村的传统 “八八”酒席,植入阳城的道情、鼓书、秧歌等传统剧目,打造婚庆产业。在北留镇郭峪村传承历史上的民间商业,开一些像小磨香油、粉条、豆腐、铁器等传统的手工业作坊。

  办起办好农家乐,农民能发财。横河镇水头村农民李学斌一谈起农家乐就高兴得合不拢嘴:“我去年挣了五万多。今年估计要比去年的形势更好,我们山里人越干越有劲哪!”磨滩村旅游越办越红火。目前全村登记注册的农家乐达53户,去年全村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进入2015年,阳城县再次提出了“百村万户富民增收工程”,进一步加快农家乐建设,力争短期内使全县农家乐发展到一万户。

  采访中我们感到,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悠然阳城仍处于过程中,但蓝图已经绘就,步伐已经迈开,成功还会远吗?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
晋中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孙泉接受审查调查
晋中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孙泉涉嫌严重违纪Sxgov.Cn
方方面面全覆盖 山西为跨境电商送出7个大礼包
凡在山西示范区注册、纳税,注册地址在太原综保区,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