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发现战时兵工厂旧址

30.11.2016  03:33

1947年,兵工厂制造的一五零重型迫击炮

兵工厂旧址顶部现已全部坍塌

地处长治城区附城村,专门制造重型迫击炮

日前,长治市城区在旧城改造华丰南路延长线的附城村拆迁路段时,发现一座破旧的天主堂老式二层建筑。据太行军工生产的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附城村的天主堂曾经是晋冀鲁豫军区的兵工四厂所在地。记者经过查阅上世纪40年代长治军工生产档案和寻访当年的老军工,从中揭秘“长治制造”的我军重型迫击炮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A 天主教堂就是装配迫击炮的工房

11月22日上午,记者在长治市城区附城村村委主任郭红琴的引领下,到达长治市华丰南路延长线的拆迁路段,见到了这座老式的二层古建筑。整栋古建筑青砖砌成,顶部已全部坍塌,二层的三个窗户呈拱券式结构,下面的门已用砖堵了,无法入内。这座建筑不同于北方民居四合院的建筑习惯,也有别于大户人家的雕塑彩绘,带有些西方建筑风格,造型柔和、简洁雅致的拱券结构风格。

为了查找上党战役后长治兵工生产厂的分布情况,记者从《华北军工回忆录》中查找到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兵工四厂二分厂厂长王大勋回忆中的信息,寻访当年兵工四厂二分厂的遗址。王大勋在回忆录中描述:“1946年秋,因内战爆发,我带队将工厂迁往长治的附城村,附城在长治市的西门外,村西有座天主堂,我们在里面安装了几台皮带车床,改建为机钳工部。

记者见到了该村现年92岁的王德元老人。王德元老人描述:天主堂靠在村西边,离村也就是十来丈远的距离。现在看到的建筑,就是原来村西教堂里的耳房。炮弹厂迁来的时候,就在天主堂的大院里。我是长治解放第二年到了炮弹厂的,干检验工作。当时工作条件确实很艰苦,检验工具少得可怜,机工部只有一把钢皮尺,都抢着用。制造的重炮有一人多高,出厂包装时,要给炮身擦一遍油。天主堂就是装配迫击炮的工房。

祖上三辈都是看庙人的韩金生,如今82岁了,他从小就在本村府君庙里居住。他回忆说:“我家住在府君庙,小时候经常到村西的天主堂玩耍,天主堂占地有八九亩,现在留下的建筑只是其中一部分。

据老人们讲,这个建筑是1889年荷兰人所建,那时有好多黄头发的荷兰人在这里传教。炮弹厂在的时候,我经常去看厂里,能看到院里摆放的大炮。”

B 承担大口径迫击炮制造任务

长治市史志办负责人介绍,1945年10月,上党战役结束后,晋东南地区全部解放。为改善兵工生产条件,提高武器弹药的生产能力,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原来分散在山沟里的兵工生产搬迁到交通方便的城镇。随着西北战场和山东解放区战场形势的快速发展,我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并在局部战场上开始取得胜利。前线部队对弹药的需求大量增加,特别是迫切需要具有较大威力的攻城夺堡的重型武器。为满足前线部队的迫切需要,晋冀鲁豫军区在1947年1月召开的生产会议上作出决定,由附城兵工二分厂承担大口径迫击炮的制造任务。

附城二分厂是当时长治故县兵工四厂的一个分厂。最早称为峰峰兵工八厂,它是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冬,以接收的河北邯郸峰峰煤矿西佐铁工厂为基础,利用原有的一台小高炉,又补充了一部分设备和人员,就地建起的一个以冶炼灰生铁、铸造手榴弹和地雷壳体、锻造75山炮弹体的工厂。1946年10月,峰峰八厂一分为三,迁往长治市附城的部分改称兵工四厂二分厂,与黎城东洼一分厂同属故县的兵工四厂管辖。

按照晋冀鲁豫边区军工处的部署,安装的化铁炉,主要为故县铁厂制造炼铁炉体和进行灰生铁冶炼工艺试验。为使这一目标尽快实现,军工处将西关试验所的人员和设备也并入二分厂,之后又从潞城的宋村机器厂,涉县西达和南石槽兵工二厂调来一批技术经验丰富的生产骨干。又在本边区招收了一批新工人和学徒工,使工厂的职工人数由原来从峰峰来的31人增加到了340多人。

C 试制出第一门一五零重型迫击炮

王德元老人介绍说:当年附城兵工厂接到大口径迫击炮的设计制造任务后,全厂职工群情激奋,那种饱受战争创伤后十分珍惜平静生活带来的幸福感,由此而激发出的淳朴情感,化为了巨大的工作热情和生产技术的创造性。大家都纷纷表决心:一定不辜负上级领导的信任,保证完成任务。在厂区的院墙上和工房里刷写了各种内容的标语口号,如“后方多流汗,前方少流血”“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等。“当时工厂里的工会组织十分健全,从军工处到工部都有工会活动。组织的劳动竞赛红红火火,评比活动激发了工人们的荣誉感。在劳动竞赛的同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盛行的上党戏曲、襄垣秧歌和家属们的秧歌舞,是最好的娱乐时光。”“工长们根本不用担心工人不上班,反而倒是经常督促和说服工人们赶快下班,不要干得太晚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即使有这样的工人队伍,但是试制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厂里虽有一些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工人,但是都没有从事设计制造大型火炮的经历;加工设备种类不少,但大都是老旧设备,加工精度令人担心。更是缺乏加工炮膛的专用设备,比如专业的来复线拉伸机;厂里没有重炮的现成图纸,也没有火炮的实物。”提及当年生产时的情景,王德元老人滔滔不绝。

1947年春,军区炮兵团长赵章成专程来到附城二分工厂,为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讲解重型迫击炮的性能、结构以及战术技术要求。根据赵团长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指导,工厂采取边设计构思、边编制图纸、边加工试制的方法,很快就开始了新式一五零样炮的试制。

在试制第一门样炮过程中,炮筒加工最为关键。由于当时没有符合条件的长圆钢料,所以只好采用废旧机车和废车厢的车轴来代替,一点点加工。经过一个月的苦战,终于组装完成了华北兵工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门一五零重型迫击炮。

为了及时检验样炮的质量和性能,厂里将这门炮送往正在进行的正太战役战场。由赵章成团长亲自试炮,第一炮就打掉了敌人一个碉堡。前线的战士们为我们自己的兵工厂能生产平射的重型大炮而异常兴奋。消息传来,全厂职工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D 重型迫击炮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试炮成功后,兵工二分厂很快就转入批量生产制造。在那些日子里,后方生产工人火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前方战士奋勇杀敌的力量,前线部队的胜利捷报又鼓舞了后方职工的生产热情,一批批的重型迫击炮接连出厂,一共制造了482门重型迫击炮。

大口径重型迫击炮,从设计、制造到生产,都是在炮兵团长赵章成帮助指导下完成的。赵章成,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作战勇敢,屡建奇功,被称为“神炮手”。新中国成立后,赵章成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炮兵14师师长。1954年赴朝鲜,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我太行自制之十二公分重迫炮及十五公分重迫炮,威力甚大。其杀伤力在50公尺以上。据俘称,对我此炮,极表恐惧,且至今不知系何种炮。”这是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在给中央军委电报中的原文。这种炮制成以后,参加了正太、晋中、淮海等战役,以及解放安阳、石家庄、运城、临汾、太原等城市的战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