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以钉钉子精神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11.12.2014  11:33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沁县坚持问题导向,把狠抓整改落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突出整改重点,紧盯整改难点,抓住整改热点,以钉钉子精神,将各项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领导带头抓整改,整治“四风”树标杆。县委常委和班子成员坚持从我做起、从自身改起,率先向全县干部群众作出不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礼金、购物卡、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不违规干预或插手工程建设项目,不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子女和亲属谋取住房方面的不正当利益等廉洁承诺,并针对查摆出的落实工作重形式轻实效、工作疲沓拖拉、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活动开展以来,共整改“四风”突出问题1626个。 

  敞开大门抓整改,阳光透明提效能。根据县委部署,全县各活动单位及时将“整改什么、怎么整改、整改得怎么样”,通过网站、电视台、报纸、政务公开栏等进行公示,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并及时向群众和服务对象反馈,做到了方案透明、承诺透明、过程透明、结果透明。为更好地激发整改动力、传递整改压力,全县各单位将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列出了问题清单,明确了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并建立了整改台账,县委活动办还将各单位服务群众“直通车”承诺在《沁州新闻》上进行了公示。 

  优化服务抓整改,转变作风惠民生。各活动单位抓住教育实践活动契机,转变工作作风,创优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截至目前,共帮助基层修路242.1公里,新建维修桥梁93座,通水2772户,通电1856户,建设文化活动设施5296个,解决帮扶资金720万元,为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办实事507件,集中组建了19个党代表工作室和39个党代表工作站,建起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214个。 

  聚焦难题抓整改,立说立行求实效。针对县城6个社区的社区干部多年没工资的问题,县委经多方调研后,专门召开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为55名社区干部按照正职每月1255元、副职每月955元、一般工作人员每月855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彻底解决了多年来社区干部的一块心病。针对基层群众普遍反映的惠民政策进不了村、入不了户的问题,县委为广大群众编印发放了4万本  《惠民政策一本通》,包括种粮补贴、农机补贴、新农合等32项惠民政策及75条涉及农村改革、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的强农政策,明确了承办单位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及联系方式,切实解决了广大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 

  专项整治抓整改,解决问题促转变。县委明确重点,对“四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40个专项,涉及140个方面的集中整治,共检查单位123个,发现违反“八项规定”单位16个,立案5起,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通报6人,清理借用人员34名,清理吃空饷人员2名,纠正乡镇干部“走读”问题6人,解决信访积案49个,整治乱搭乱建问题162个,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534个。 

  建章立制抓整改,巩固成果保延续。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县委严格梳理以往的制度,认真做好制度的废、立、改,将不适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的制度予以废止,将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予以修改完善,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各单位共废止不适用的制度89个、修订608个、新建1140个,制度建设计划任务完成率达7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