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400年后 太原绞胎瓷“重现江湖”

13.08.2016  20:15

图片皆为用复原古法技艺烧制出的绞胎瓷,花纹细致、表里如一。

沿着太原东山方向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便是孟家井村。如今,它名声大噪是因为那里有个温泉水上乐园,随处可见前来戏水的市民,但要放在宋金时代,这个村子门庭若市是因为这儿盛产名为绞胎瓷的瓷器,这种瓷器在北方制瓷史上首屈一指,是北方宋瓷的代表。

可惜的是,这项创烧于唐代的制瓷技艺从明朝后就失传了,留在村子里的印记只是一处破旧的烧窑口、上世纪60年代雨后村子里街道两旁突现的破瓷片,以及老人口中曾养活了一代代孟家井村村民的“老营生”……8月10日,经过太原市美术馆馆长王鼎以及烧瓷技艺传承人冀田福8年的研究,用古法技艺采矿、揉捏、烧制而成的绞胎瓷得以“重现江湖”。

八年磨一剑,探究绞胎瓷技艺

不少史书上记载,太原孟家井盛产瓷器,是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有“瓷都”的美称。但是,以绞胎瓷为代表的瓷器具体是怎么制作的,书上一概没有记载。作为地道的“瓷迷”,2008年王鼎来到孟家井村调研,无意间见到了村民收藏的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瓷片,由此开启了自己与绞胎瓷的缘分。“绞胎瓷是灰白相间,花纹曲折,好像老树横剖面的‘年轮’,瓷器外表和瓷胎内部的花纹是一致的,就因为这种表里如一,很多人也把它叫做君子瓷。”当年,王鼎看到了那片指甲盖大小的瓷片倍感惊喜。因为据史料记载,孟家井窑在宋、元、明三代为鼎盛期,但从明代之后就再无踪迹,绞胎瓷绝技已经失传了将近400年。

从那时起,王鼎开始留心收集绞胎瓷的资料,与村子里的老人们一起回忆过去……2009年,村里修路,工人们挖出来一块大约5厘米大小的瓷片,经过考古专家鉴定确实为绞胎瓷,王鼎如获珍宝。那块瓷片掀开了他研究绞胎瓷跨越性的一步,因为终于找到了一件实物。

从2008年到2016年,王鼎陆陆续续收集到了近20块绞胎瓷片,他小心翼翼地摆在桌面上让记者欣赏。看着眼前残破的瓷片,每片的纹饰各不相同,从云水纹到羽毛纹,再到木理纹,那些烙印着历史、承载着匠人智慧的古瓷片,在记者面前熠熠生辉,似乎在默默诉说那一段段难忘的岁月。

成立传习所恢复传统技艺

经过多年的收集探访,王鼎掌握了绞胎瓷的基本制作流程,但这远远不够,他为此找到了孟家井村的第三代烧窑人,如今76岁高龄的冀田福老人,希望在老人的指引下,重新恢复这门技艺,让孟家井的绞胎瓷不仅仅成为山西瓷的代表,更能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2013年,孟家井绞胎瓷制作技术被列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太原市孟家井绞胎瓷制作技艺传习所在该村正式落成,冀田福是传承人。面对祖祖辈辈的“事业”,冀田福颇为感慨,他没想到时隔40年后,自己能重操旧业,继续烧制瓷器。

冀田福说:“从我爷爷开始,就在烧窑口烧瓷器,到了我父亲那会儿,孟家井还有瓷器厂,父亲每天早上4点就上工,一上午的时间瓷器厂能捏出来3000多个瓷碗。我十来岁的时候也成了学徒,可是那会儿瓷器销路不好,窑厂搬迁后我也就回家种地了……

时隔40年,听说要捡起来当年的手艺,老人着实费了番工夫,尤其是面对已经失传400年的绞胎瓷的制作技艺,老人家开始绕着村子,一遍遍尝试制瓷用的泥土,尝试拉坯,尝试在瓷器外表和内里呈现出一致的花纹……一遍遍尝试,一次次返工,最终在今年8月10日,利用复原古法技艺后,首次大批量烧制的绞胎瓷出窑了,从品相到质量虽然无法与400年前的绞胎瓷相媲美,但却是该传习所在成立之后取得的最大的成功。

手捧着刚刚出窑的瓷盘,顾不得130℃的余温是否烫手,王鼎和冀田福眼中含着泪水,久久不愿放下自己的心血之作……

采写 记者 孙轶琼 摄影 记者 刘江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