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希燕建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房屋维修基金提取程序

10.03.2015  17:33

  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记者邓文辉)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房屋刚需和改善住房条件人群增多,房屋维修资金也“水涨船高”,据了解,全国缴存的公共维修资金总额已超万亿元,但使用率却不足百分之一,房屋维修资金无法发挥出关键效用。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建议,简化房屋维修基金提取程序,健全业委会工作机制,给业主房屋维修基金有效使用权。明确物业维修基金使用和分摊方法。增加基金增值的途径。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减少自由裁量权,使物业维修基金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秦希燕介绍,现有法律法规规定,使用房屋维修资金时,须由居民向业主委员会提出整修建议,由占住宅面积三分之二的业主或者占总人数三分之二的业主讨论同意,由物业公司提出整修方案,将相关材料提交给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才能动用公共维修资金。不可否认,房屋维修资金的申请、使用、管理有一套严格完整的程序,这对保护资金的安全是大有裨益的,但由于申领程序太过复杂,且须多个职能部门审定,也常常将许多正常的维修需求拒之门外。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取得占住宅面积三分之二的业主或者占总人数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实际上是很难操作的。根据规定若维修业主共有公共设施,则需要达到小区内业主三分之二同意,但很多小区入住率达不到三分之二,因此申请使用就是一句空话。一些没有涉及该问题的业主就认为此事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拿自己的钱去做这些事就不愿意,只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业主反对动用,就没办法提取使用。而且征集签名同意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客观上造成了公共维修资金使用困难,也致使公共维修资金长期“睡大觉”。

  秦希燕建议,简化基金提取程序,为房屋维修基金开辟“绿色通道”,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设立“快捷通道”,比如修理屋顶、电梯等公共必须设施,可以不经过全体三分之二业主同意,由物业牵头申请基金修理,可缩短申请提交的时间,简化批准程序。同时,加强管理,避免其他力量“染指”基金,为房屋维修基金开辟“绿色通道”,对于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房屋问题,可以在物业公司和业主大会的审核下,由业主或者物业公司垫付修理成本,先解决问题,然后,走正规审批程序,申请房屋修理基金。

责任编辑: 张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