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 转变思路:山西乡村旅游更具“卖点”

07.12.2015  16:43

民俗表演成为水峪口古村的另一道风景线。 冀桂平 摄

  “如今的凤凰村虽然处在深山峡谷中,但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这里不仅环境更优雅、设施更齐全了,而且当地独特的太行山田园风光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休闲度假,原生态的奇花异草、根雕奇石让游客爱不释手;特色浓郁的农家旅店,风味独特的农家饭菜、野味让广大游客夸赞不已,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陆续返乡从事旅游业,村民足不出户就赚到了大钱。”晋城市陵川县凤凰村村支书和小昌说起当地农旅相融合致富一方人时,满脸都是自豪。

  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政府搭建平台开发乡村旅游,引导农户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体验特色民俗文化、品味原生态农产品为主打,走出了一条乡村之旅发展道路。一些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更是发挥当地的优势,找到了乡村旅游的新“卖点”,并且“植入”更多当地文化,使乡村旅游发展走得更远。

   发挥优势

   精心打造独有“乡村风光

  凤凰村地处陵川县城东南35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全村191户、760口人,耕地1500亩,林地19000余亩。这里峡谷纵横、潭瀑遍布、山幽水清,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70%以上的林地面积中,生长着多种珍贵奇特的动植物;南太行独特的自然风光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石人等凤凰”的美丽传说深深吸引着诸多文人雅士前来问道寻踪。

  “过去不知道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没有发展乡村旅游之前,村里很多年轻人都是外出打工,而现在,村里在旅游产业链条的从业人员达到了200余人,几乎超过全村劳力的二分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不单解决了广大村民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地独有的太行山风光吸引了更多的游人前来观光,村民以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凤凰村村支书和小昌说。

  目前,凤凰村在积极发挥当地优势,整合资源,以“凤凰采摘园”绿色产业建设为主线,多业并举、各展其长,在精心打造出太行山里独有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县文化局联手,投资50万元,建成了凤凰影视基地,投资20万元建设文化长廊一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目前影视部门已在这里成功拍摄了《八十一枚金币》和《凤凰镇》两部农村题材影片。影视基地的建成,增加了凤凰村旅游的文化含量,凤凰村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在永济市的水峪口古村,原生态古村的老房子及小吃一条街的各色美食,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休闲度假,重复游玩的游客也逐渐增多,游客辐射的范围也越来越远。山西溪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增军介绍,水峪口古村有特色的房子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与古村的风貌保持一致,游客很喜欢在古城游玩之后,在古城停留住宿。他认为,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需求以及当地独有的特色是吸引游客多次来古村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大众旅游市场的到来,乡村游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长。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希望远离城市喧嚣,远离城市的快节奏,回归自然,回归宁静,回归传统的温馨和悠闲田园节奏。乡村旅游既留住了城里人,也留住了农村人,乡村游已成为各地市旅游的新“卖点”。

   适应市场

   乡村旅游产品要提档升级

  随着大众旅游市场的真正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自然纯真的乡村生活体验,为适应这种市场需求,各地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大幅度增加,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发展势头方兴未艾。我省各地市更是依托当地特有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加快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利用农业资源做大现代旅游业,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右玉县杀虎口村、和顺县许村、清徐县葡峰山庄、通和农场、中隐山等逐步进入城市市民的视线,乡村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但是,目前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要素开发已显现出严重不足。业内人士认为,我省的乡村旅游要想不断适应市场,乡村旅游产品一定要提档升级,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

  省旅游局局长冯建平认为,乡村旅游的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低端消费,以为一说乡村旅游,就是住窑洞、睡土炕、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其实,所谓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乡村旅游。现在已经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露营旅游、自驾车旅游、森林旅游、农业旅游、健康养老旅游等,大都是在乡村实现的。

  “体验旅游是乡村游发展的趋势,乡村旅游提供的是休闲服务,游客除了观赏之外,更多的是参与和体验。要有一系列让游客兴奋的东西,把游客的兴奋点和乡村的盈利点结合起来。”在谈到我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如何提档升级时,省旅游局规划财务处副处长师振亚认为,我省的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了解自己的资源和发展条件后,要学习农业嘉年华、《奔跑吧,兄弟》等一些理念,可以设计出众多可参与、有体验的活动以此适应市场。

  师振亚说,乡村旅游发展中服务创新和文化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他建议,乡村旅游在发展中,为增加当地的历史文化感,一般要或长或短有一条文化街,这条街要舒服、休闲。另外,一定要突出特色,把各类旅游要素都做成旅游项目,做成旅游吸引物,而且一定不能把乡村旅游当成一般的景区来“开发”,不搞大而全的“大项目”,重点就是要突出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

   转变思路

   使乡村游更具“卖点

  “一讲乡村旅游,人们马上会想到农家乐、采摘,其实这是十年前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的状态。”冯建平说,近年来,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决策的推动下,我省的乡村旅游点(村)应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创新思维,整合资源,凸显乡村旅游独特卖点,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

  在近日召开的首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上,很多乡村旅游点的创新发展模式引起与会者的关注。水峪口古村距离位于距永济市区2公里的神潭大峡谷景区内,开发之初就定位于打造乡村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他们积极发掘乡村文化,发展特色乡村休闲旅游。经过两年的不断摸索和发展,目前水峪口古村内民居古意盎然,小桥流水,水车石磨,仿佛走进一幅山水画卷。

  水峪口古村内的小吃街拉动了景区内的人气,小吃街几乎囊括了运城当地的传统小吃。自2014年开业至今,游客、食客人数已经大大超过周边五老峰、普救寺、鹳雀楼,销售收入极为可观,已成为游客游山之后最佳休闲场所。

  “吃也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之一,正是当地的小吃让游客记住了水峪口古村,也找到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卖点’。”吕增军说,旅游其实就是口碑的营销,我们在吃上再挖“卖点”,通过让游客的品尝,评选出当地最佳小吃,此次带动小吃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据记者了解,为了营造古村的文化氛围,古村采用免费入驻或者高薪聘请的方式,请进了一批代表传统文化的老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在古村内经营。其中,有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永济“河东说唱道情”,有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永济“手工空心挂面技艺”。除此之外,还有传统民间工艺及艺术:糖画、猴艺表演、驴碾辣子、跑马、面塑、奇石根雕、吹糖人、粗布制作、特色乐器、旅游纪念品等,深受游客喜爱,不仅大力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给古村带来了超高的人气。为了丰富冬季旅游市场,“背冰”、“布扎”、“麦草画”、“木质模型制作”等一批传统文化技艺正在洽谈引进之中。

  吕增军说,在乡村建设发展中,必须不断融入很多传统文化,只有“植入”文化,景区的发展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而朔州市右玉县的杀虎口,也不断在发展旅游产业上探索新路子。为进一步增加旅游新亮点,近几年,杀虎口村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旅游承载能力和品位正不断提升。目前,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当地把开发野营拓展、野外烧烤、自驾营地等野营休闲乡村游作为又一个重点来打造,逐步成为了户外休闲野营爱好者感受自然、享受生态的旅游目的地。

  据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管委会主任王军芳介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当地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在水磨沟开发了野外烧烤基地,在苍头河畔开发了野营休闲营地,在东山山地公园开发了自驾车营地。同时积极加大与周边及全国旅行社、野营俱乐部的联系,不断提升知名度。

  “差异化无疑是最大的竞争力。”王军芳认为,想让游客玩得尽兴,还需要创新思维,找到更多的当地乡村旅游的“卖点”,不断探索出一系列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据悉,下一步,我省旅游部门将从提高乡村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入手,出台相关标准及相关扶持政策,努力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名片,使游客可以尽情地享受回归自然的真谛,快乐的体验魅力新农村、幸福新农民的生活。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
晋中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孙泉接受审查调查
晋中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孙泉涉嫌严重违纪S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