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决胜小康的幸福路 ——太原市晋源区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工作纪实

18.12.2017  21:03

寒冬时节,在太原市晋源区,一条高等级农村公路从西山脚下黄楼村一直延伸到西山之巅的杜里坪村,一条农村公路连接起城里的游客和山上的留守村民,原本闲置、闭塞的绿水青山也因此有了“金山银山”的价值。 精心织密魅力晋源大路网 晋源,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晋源,山水秀美,宜居宜业;晋源,进取开放,包容广大。 晋源地处太原市西南,地形山川各半。在29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23.89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1.64万人。全区森林覆盖率为25.2%,建成区绿化率达41.2%。这里山美、水美、生态美,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晋源,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古晋阳城所在地,素有“唐尧故地”“三晋之源”之美誉。是“桐叶封弟”“三家分晋”的肇始地,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大盛世的孕育地,是天下“王氏”“张氏”“唐氏”的根祖地,曾为赵之初都、西汉中都、北齐别都、盛唐北都。区内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融。拥有各类文物古迹233处,晋祠、天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龙山石窟、明秀寺、阿育王塔、文庙、太山龙泉寺等均为国之瑰宝。目前世界上有确切纪年、开凿最早的巨型露天摩崖石刻佛像——蒙山大佛,经10余年艰苦努力已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设施完善、神采重现。建于1375年的太原古县城是一座规制典范、形制完整、保护较好的古城池,是太原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这片被称之为“晋之源”的土地,就奠基、孕育了三晋文脉。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这方热土上的人们也在为这个梦想奋斗不止。 晋源区交通运输局公路所所长赵星义表示,晋源是太原市西南重要交通枢纽。城小乡大,路网密度大,受地形及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卡脖子路、临水临崖路,宽路窄桥居多,农村公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已成为制约当地三农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 近年来,晋源区把加强交通路网建设作为加强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大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大力建设村村通公路,实施村村通公交工程。通过加快路网建设,不断构建城市发展路网主框架,加快区域交通与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精心织密一张网,用心绘就一张图。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抓手,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契机,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搭建交通支撑平台,畅通“毛细血管”,为活力晋源、宜居晋源、法治晋源、魅力晋源建设提供充沛动能。 对于当地农民群众来说,“四好农村路”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疑给日渐凋敝的农村带来复兴的机遇。12月15日日,在晋源区杜里坪村,尽管北风呼啸,但进村道路沿途悬挂的红灯笼、国旗还是给冬日的乡村带来几份喜庆。一个月前,山西省内旅游业界专家、学者集聚此地,探讨依托当地“清太徐”抗日县政府遗址和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杜里坪地处晋源西山之巅,地形地貌特征典型,山峦叠嶂,沟壑纵横。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植被茂盛。尤以种植桃、杏为盛,出产的桃、杏等干鲜果品无污染、无公害,品质上佳。受交通条件影响,农民们辛苦付出往往无法得到相应回报,良好的生态资源藏在闺中无人识。 据杜里坪村党支部书记聂二牛介绍,过去一到冬天村民就会因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由于山路颠簸,路途遥远,导致农产品只能贱卖,甚至一扔了之。由于交通滞后年轻人口外流,村内仅有年老体弱者留守。 2017年,晋源区交通运输局对枣杜线部分路面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并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新置波形护栏,增加标识标牌等设施,全面提高了农村公路的质量等级和安全水平。现在,借助高等级的农村公路,旅游大巴、自驾车主可直达村口。2017年旅游旺季,到此观光避暑采摘的旅游大巴在村口排的满满当当,当地老百姓由此吃上了“旅游饭”。 借助“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契机,原本荒凉的乡村人口回流,那些深藏大山的新鲜空气,天然物产和淳朴乡情,成了“金山银山”的现实依托。条条大道让这里沉寂多年的古色、红色、绿色旅游资源不再沉睡。条条坦途把串点成线,让这里的好山好水“”起来,文化旅游产业“实“起来,产业要素”全“起来,文旅品牌“”起来,旅游形象“”起来。 晋源区牛家口村往北,一条珍珠般的西山公路串联起柳子沟、天龙山、龙山、店头古堡等众多自然人文景区;一条小仁线(小店区—清徐县仁义村)将太原小店、晋源、清徐连通起来。 因路而兴,因路致富,路的畅通带给当地人民最真切的福祉。杜里坪村只是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天龙山下的窑头村,蒙山脚下的开化寺和大寺村以及有着300年种杏历史的要子庄村近年来借助便捷的交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搞起农家乐,村民们享受着交通带来的普惠红利。 截至2016年底,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达537公里。其中:国道42公里,县级公路5条51公里,乡级公路14条96公里,村公路294公里,2条专用公路54公里。全区农村公路密度达到公路密度184.54km/100km2。全区95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通水泥(油)路,公交客运通车到村。区与乡镇间基本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乡镇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好路率达82.25%以上。 太原南环、西北环、太祁3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现有罗城、晋祠、古城营、滨河西路高速互通4处,改建冶峪高速互通1处,拟建姚村高速互通1处。国省干线公路307国道1条,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专用公路为脉络的“三纵九横”、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路网格局。 加速驶上活力晋源快车道 畅通、便捷、绿色、美丽、安全的交通环境,让这里日渐成为人们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幸福城区、投资沃土和旅游集散地。 晋源区借助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脱贫攻坚等多重利好政策叠加,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得以凸显。传化物流、圆通快递、国新晋药、晋农之窗、梦飞动漫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晋源。 晋源区厚植发展优势、激发发展活力、集聚发展动能、拓展发展空间就成为有源活水。晋源区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工程、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双创”孵化新产业新业态工程、文化旅游兴区工程、现代都市农业绩效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获得澎湃动能,使新兴城镇化风貌展示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姚村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步履坚实,产业转型升级驶上快车道。 2017年,全市首家区级“双创”示范服务中心欣然起步。鸿升众创、农创联盟等8个双创基地健康运营,培育文化创意、园艺展示、物联网研发等创新型企业178户,新增小微企业646户。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拥有授权专利数完成年度目标147%和110%。先后引进保利、红星美凯龙等一批高端优质企业,签约项目总投资完成284.5亿元。2017年7月9日,在晋祠宾馆举行的魅力晋源文化旅游推介招商会上,涵盖文化旅游、现代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117个项目集体“招婿”。36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引资503亿元。 太原城市客厅、宜居家园、休闲胜地、文明城区跃然眼前。 倾情筑就宜居晋源幸福线 2016年12月6日10时,随着两台悬挂红色彩球公交车从太原晋祠新镇停车场发车缓缓驶出,一辆开往火车南站,一辆开往蒙山大佛景区。标志着由晋源区政府投资700万元新建的占地42亩的晋祠新镇停车场正式启用,同时全市首条旅游公交专车329路全线开通,成为太原市西南客运集散地。至此,公交车辆的车辆调度、维护检修、夜间停放,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吃饭、洗澡,纯电动公交车辆到位后公交车辆的充电及乘客的如厕问题一一得以解决。一条329路串起了晋祠路、太古路、太山景区、蒙山大佛景区及沿途14处站点。 2017年,晋源区投资150万元,完成了新晋祠路——古城大街、王郭村道路、蒙山旅游公路、七三路等养护工程。投资450万元,对古蒙线(蒙山旅游公路)、北南线、枣杜线3条县乡公路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全长15公里。投资939万元,改造小仁县刘家堡汾河大桥至晋白线,全长5公里。 2017年,晋源区又新增78路与晋祠新镇停车场至窑头的两条公交线路。 截至目前,共开通公交线路21条,运营车辆达165辆,极大方便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进一步改善了晋源区交通环境,解决群众、方便出行“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力开拓法治晋源新局面 温故知新,知古鉴今。让我们把时间定格在1985年,这一年,晋源区成立全国首家交管站——姚村交管站,此模式的成功实践,被交通运输部作为样板在全国推广,晋源经验再次聚焦。2012年,全国公路局长现场观摩会开在晋源。2013年,晋源区又在全市率先首家出台《农村公路和街巷硬化养护管理办法》,彰显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晋白线又被命名为“太原市文明示范路”。 大力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完善交通综合执法体制,严格执行安全监管防控制度,不断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水平。晋源区的实践探索永不停歇,使道路运输管理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 截至目前,共办理新增业户370户、车辆566辆;登记评定录入3349台次;道路运输业户质量信誉考核完成1635户,年运营车辆3724辆;新增三类维护企业2户。 2017年1至12月,对10台以上的货运企业及危货企业检查72次,发现一般隐患34条,已全部限期整改。执法检查249余次,检查车辆83余台次,发现一般隐患46条,当场整改28条,限期整改18条;开展驾校质量信誉考核,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专项检查全区23户证照齐全的汽车维修户,切实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通过走访摸排,对23户存在环保问题的企业,采取停止作业,并关停烤漆房。 与此同时,推进科技执法,通过安装监控设备,更换北阜和南阜两个码头防护网,加装防护锁,做到天天有巡查,日日有记录,确保了晋阳湖水上安全。 如今,行走在晋源区乡村公路上,沥青石子路平整结实,波形防护栏让人安心驾驶,对乡村公路的常态养护和制度化保障,让农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危路变通途。 科学描绘智慧晋源新蓝图 2017年,晋源区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推进“四好农村路”的一系列文件、政策要求,结合农村公路现状及发展规划,就完善交通建设投入体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制定出详细、可操作、可行的规划意见。 按照规划,到2020年,晋源将全面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按照”立足建、着力管、注重养、突破运,合力推“的工作思路,概算投资6.97亿元,新、改建四好农村公路总里程198km,二、三、四级公路比例达98.9%,公路密度为184.54km/100km2,达到县乡公路改造任务完成率100%、建制村通畅率100%;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实现区镇两级管理机构全覆盖,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政府监督机制,路政管理综合执法体系,打造舒安畅美通行环境,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率达100%;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投入养护资金2765.5万元,提升路面技术状况,列养率达到100%;建成覆盖区、镇、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实现全部建制村通公交,客运覆盖率达100%,建制村通快递率达100%。 未来,晋源将聚焦融汇在建公路,连通主要产业园区,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显著提升,养护全面加强的目标,真正做到有路必养,形成区有所、镇有站、村有员”的管理体制;大力开展路域环境优美整治,及时清理路肩种植、路基路面堆积,修复破损板块,畅通边沟排水,使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打造“美丽农村路”。健全完善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从“村村通”到“路路安”的转变,形成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新格局。 据晋源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郝态会介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出三个优先发展思路,即环保优先,滨河西路与通村连接路优先,城中村改造优先。“十三五”时期,区委、区政府加快“三纵九横”路网(“三纵”即滨河西路南、新晋祠路、旧晋祠路;“九横”即南中环西街、长兴北街、长兴南街、蒙山大街、七三路、古城大街、龙山大街、迎宾路、小仁线)建设步伐。 2018年将完成198公里农村公里升级改造,概算投资6.97亿元。其中,市投市建项目5条,总投资4.87亿元。区投区建项目103条,县级公路2条,乡级公路13条,村公路88条,建设160公里,概算2.13亿元。 晋源区委书记杨继承表示,建设“四好农村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是强化农村公路网服务能力的需求,也是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需求。 晋源区将抓住太原市“南移西进”城市发展战略的机遇,

充分放大晋源区位优势,快速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全力构筑政策支撑、产业支撑、空间支撑、环境支撑、社会支撑五大体系。用新思想解决问题,用新目标凝聚民心,真正让晋源醇厚的历史积淀,悠久的文化传承,优美的自然生态,蓬勃的发展动能汇聚彰显,在太原市“争先进位”,奋力谱写智慧晋源和谐交通新篇章。

(陈飞 李新锁 杨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