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贫困县】决战贫困看和顺——生态脱贫点绿成金

05.08.2016  13:35

 

 

  山路绵长,沟壑纵横。初夏时节,记者奔波在地处太行之巅的和顺,惊叹于这里草木繁盛山川秀美的同时,也体会到生活在大山深处农民的艰辛。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让和顺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年来走不出“基础条件差、县穷民不富”的泥淖。是继续靠天吃饭在贫困的路上等待,还是创新机制依托生态优势发展自己?几天的采访中,在农家稍显杂乱的小院,在新建的养牛园区,在高标准的食用菌大棚,在树木葱茏的山沟……我们试图去触摸和顺在脱贫攻坚路上奋力跳动的脉搏,去感受生活在这方有着牛郎织女美丽传说的土地上的人们对未来的渴盼。


            特色产业稳定农民增收


  和顺县城向东不远,山脚下就是义兴镇下虎峪村。当时的画面是,“七八头牛散步,两三点雨山前”,满眼绿色沁人心脾。但是,美好的景致转眼就被沟边农户家一堆黄里泛白的玉米棒子打破了。这是67岁的王凤莲老人去年收的玉米,还没卖出去。问及原因,“去年秋天雨水多,山里天气凉,玉米没长成”。更让老人闹心的是,从去年开始,有木工手艺的小儿子在外揽不到活,今年回老家想靠养牛赚钱。好不容易找了块地准备盖牛舍,谁知人工费比材料还贵,不得已只能自己学着干。
  而对于横岭镇石拐村的郝秀魁来说,这些年的日子好了很多。他所在的村子人少地多,以前只是种些玉米和谷子等。自从村里发展养牛业后,现在村民基本上都在养牛。说起养牛,郝秀魁喜形于色:“我家现在有6头牛,10来亩地。三月十九牛上了后山后,我就到地里干活。等秋天牛从山里回来,玉米也收好了。冬天好好贴喂,多生几个牛犊子,一年收入几万块没问题。”
  由于坡大草好,养牛在和顺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传统的“三亩地、两头牛”的经营模式,一直难有大的发展。几年来,县里把规模养牛作为农民脱贫的第一产业,启动实施了“十企百区千户”现代养牛工程,从2010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养牛业,光片区开发肉牛项目,和顺就有55个贫困村新建了近5万平方米牛舍,入园养殖的肉牛达到了1万余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在翟家庄养牛园区,村委会主任宋军红告诉记者,2013年建成的翟家庄养牛园区目前存栏1500多头,村里家家养牛,最多人家有70多头。他算了一笔账,一头牛按5000元算,一年出售三四百头,年收入至少150万元。目前和顺母牛繁育和肉牛育肥已经形成了气候,产业级次明显提升,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凭“和顺肉牛”这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名片,和顺成了省级供港肉牛基地,天禾牧业负责人说,他们每年有近2000头活牛送往香港。
  转换思路。曾经让传统农作物玉米、谷子等丰产困难的寒凉气候,现在成了双孢菇生长的优良环境,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风生水起。闫永江是晋中碧海食用菌交易市场的技术员,他算得上和顺第一代种菇人,“2014年赔了,2015年没赚钱,今年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市场应该会好。”眼下,借助扶贫项目,和顺种、养、加等农业特色产业比肩齐飞,小杂粮、中药材、核桃、蔬菜、鸡禽、肉兔等一大批特色示范项目带动贫困户实现了增收。

          沟域经济模式撑起一片天


  山大、坡广、沟深,是和顺地理特点,但也成就了和顺独特的生态优势。
  红堡沟,一条地地道道的沟,沟两旁除了零星坡地种植玉米外,目光所及之处,公益林、生态林、经济林……远远近近,浓浓淡淡,郁郁葱葱,窄窄的水泥路蜿蜒望不到头。一进沟,我们就遇见了52岁的王超英,她笑呵呵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坐坐。她说,她家去年在县里的扶持下通过银行贷款、自己筹借,一次性投入70万元建成了1万只鸡的鸡场,一年毛收入能有十七八万元。
  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李贵荣接上话头,沟的这一头,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大小小的养殖户,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村里上了岁数的农民都在一缘禽业公司打工,公司还吸纳了30户村民投资到蛋鸡养殖,目前养殖户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还带动发展了3个合作社。现在沟里约有10万只鸡、1200只羊和600来头猪。用他的话说“是养殖改变了红堡沟”。李贵荣还说,“村里这两年陆续有人回来养牛,为配套养殖项目,全村流转了80多亩土地,36户贫困户以土地的形式入股,每年能分红。村里还上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将粪便加工成有机肥,一吨能卖到700元至1200元。而在沟的另一头,同样得益于自然优势、乡风乡情,民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业风头正劲,记者看到,一家养生基地正在兴建,健身步道已经修到了半山腰。
  像红堡沟这样的沟在和顺的大山里有70多条,这些沟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最大。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和顺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战略上立足县情、扬长避短,循着“培育一个主导产业、壮大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创新一种发展机制、打造一个品牌产品,带动一条沟的农民致富”思路,大胆在沟域经济上寻求突破。从去年冬天县里就开始定目标,定路径,今年加大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精准产业,确保脱贫精准到户。
  就在沟旁边的草坡上,背后是拖拉机和烧火用的木棍,身边是水声、鸟鸣和树叶的沙沙声,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韩亮深有感触:“实践证明,青山就是金山。这些年和顺在大沟里已投入46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12亿元,构建了龙旺沟、上北舍沟、石勒沟、羊儿岭沟等16条沟域经济带,更让人喜悦的是这种模式还催生了一批技术性农民的成长,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为当地脱贫储备了人才。”


              统筹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


  几片瘠薄的土地,可能就是一家人所有的经济来源,对于许多农民来说这是个“倒霉鬼地方”。在采访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全县294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73个,占到58.8%;贫困人口50405人,占到全县农村人口的45.6%。这些贫困村,大都地处偏远,产业弱、人口弱、技术弱。怎么办?2019年全县脱贫摘帽,需要弥补的增量如何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给出了生态脱贫从项目、到产业、到每一个贫困人口的精准扶持路径。
  项目是增收的核心。为了找准项目,首先从“点、线、面”三个层面进行摸底调查。“点”为村,“线”为沟域,“面”以东、南、西、北四大板块为单位,重点摸清各村的地理状况、环境条件以及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在准确掌握资源差异、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基础上,找准贫困根源,优先规划群众最急需的项目。
  为了改变年底村长扎堆找县长要钱的惯性思路,和顺在2013年起开始探索实施了由村到乡再到县、市、省的项目五级审批制。从每年年初开始报项目,逐级上报,然后通过严格的考察、调研、论证、评审、申报等程序,最终确定项目。项目评审机制,变以前先找钱再找项目到现在的项目定了再找钱,资金使用指向明确,实现了政策叠加、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钱了,怎么用?他们的原则是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对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账核算”的模式,在整合中做到“渠道不变、资金不乱、归口实施、补贴标准一致”。阳光占乡阳社村的养牛园区建设就是一个样本。这里坡好草好,可仅仅依靠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县级配套资金的32.22万元,只能解决牛舍的问题。实施整合后,农业、林业、水利等资金都适当向这里倾斜,最终整合资金4.39万元,小额贷款19万元,农民自筹资金8.41万元,完成了包括青贮窖、紫外线消毒间、贮粪场、消毒池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实践证明,“水龙头”管好了,集中财力办好一件事也就不难了。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脱贫关乎百姓安康,“和民心,顺民意”,才是和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