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清这些骗术 谨防高考录取“大忽悠”

11.07.2016  14:32

      2016年高考录取工作开始,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经常将作案目标锁定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或填报志愿不理想的考生,面对各种招生广告、招生简章,考生和家长眼花缭乱。为此,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可轻信网上和中介承诺,要及时学习和掌握今年的招生政策规定,不要相信违规的录取承诺。

        1.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事实上,这类辅导班只要注册就能入学。

        2.谎称有“内部指标”行骗:骗子利用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学生能够上到好的学校或好的专业的心理,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

        3.以军校招收地方生名义诈骗:骗子谎称军校有地方指标,欺骗考生家长,有的犯罪团伙甚至伪造印章和部队证件,办假军校,从中牟利。军校其实和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任何费用。

        4.伪造招生网站诈骗:骗子参照正规的学校网站,在互联网上建立较为逼真的网站、网页,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并安排专人接听电话,在受害者与其联系后,要求受害人缴纳相关手续费用实施诈骗。

        5.利用木马程序诈骗:骗子通过非法途径,提前获取学生或家长的通讯信息,进而发送短信、微信、QQ等信息,同时在信息中植入木马程序,一旦受害者点击浏览信息,手机捆绑的银行账号密码即泄露,导致财产损失。

        6.声称“低分高录”: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能让只有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从考生家长手里骗取大量钱财。

        7.以“自主招生”为幌子行骗: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其实,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要提前填报志愿,参加高考,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后经各地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8.打着“补录”旗号诈骗:骗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实际上,各地招办对落榜考生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再打电话,更不会派人找家长。

友情链接 全国公安网站 山东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警察网 全省公安网站 大同市公安局 朔州市公安局 忻州市公安局 太原市公安局 吕梁市公安局 晋中市公安局 阳泉市公安局 临汾市公安局 长治市公安局 晋城市公安局 运城市公安局 省级政府 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云南 陕西 青海 其他网站 法制中国网络电视山西频道 山西公安交警网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