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如何防范网银诈骗

10.09.2014  17:27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方便快捷的网上银行在日常金融活动中愈发普及。然而,近期全国各地频发假冒银行网站骗取客户密码、实施网银盗窃的案件,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均采取诈骗与盗窃相结合的形式,其对银行业务流程及互联网应用技术有较深的了解,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短信群发“善意”提醒,诱使网民上网操作。
  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团伙有针对性地选择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户作为作案对象,选择“密码丢失索取”、“网络升级提示”等“善意”提醒诱惑网民。
  二是“”——境外注册网站域名,逃避互联网监管。
  在所有已发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开设假网站使用的域名均在境外网站注册。由于目前对境外域名注册行为无法实施有效管理,使得域名注册人的信息难以获取。
  三是“”——高仿真网站制作,欺骗网民泄露账户密码。
  在同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均制作极为精美、与真实银行网站相似程度极高、普通用户难以识别的钓鱼网站。在网民登录网站后,网站页面有相应的提示性指引,简单操作后,网民的账户密码就被钓鱼网站所记录。
  四是“”——连贯的转账操作,迅速转移网银款项。
  在获取网民的网银账户密码后,犯罪嫌疑人迅速登录真实银行网站,利用网银的动态口令卡,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网银转账操作,达到窃取的目的。
  由于此类犯罪具有极强的欺骗性,犯罪分子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整个作案过程不与受害人见面,全部通过网络完成,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有很大难度。
  警方提醒市民,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在官方网站上进行正确操作交易,安全是有保证的。网民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要相信不明邮件、短信和电话发布的金融信息。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