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寨村的百余件老契约

22.10.2019  08:02

  因城中村改造,晋源区西寨村村民乔迁新居。前些天,村中几位李姓后人在收拾老人的遗物时,先后发现不少清朝、民国时期的老契约原件,共一百多件。市政协副主席郝宝清见到西寨村民李春贵手里的老契约后非常感兴趣。他表示,将安排专业人员前往西寨进一步考察调研,着手保护整理这些老契约。

  当李姓后人从西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孟志宏口中获知,这些老契约对他们西寨当下地方修志、家族修谱有着不凡的意义时,他们感到难以名状的兴奋和快乐。西寨有研究村志族谱的传统,面对这些年代久远而又相对完整的上百件老契约,孟志宏与李家后人自是欣喜万分。

  这些老契约的历史有长有短。短的在民国,长的就奔清乾隆时期了。相当一部分契约保存完好,不少契约上面还盖着褪色的大红方印。田地买卖、兄弟分家、宅舍转让……细读这些种类各异的契约原件,一些李姓先祖似乎在后人的眼中恢复了生命,他们所经历的故事也一个个鲜活起来。

  “这些老契约是我妈生前保存下来的。”今年72岁的李春贵,地地道道的西寨人,祖上在此安居已二十多代。他手里的老契约足有七八十件。母亲大字不识,但护家有方,对李家传下来的东西能守护到死。李春贵觉得,母亲平凡里有着不平凡的一面。孟志宏意外得知他手里有一批老契约原件后,马上劝他仔细保留。李春贵听进了心里。

  在李春贵的一堆“宝贝”里,最有年头的,当算乾隆年间的一份契约,只是因折叠过久,已出现破损断裂现象。另有一件“咸丰十年”购买房产的老契约很完整,其后粘连有一件“契尾”,那是官家给予纳契税户的收据,是当时买卖完税的证明。在富有年代感的宣纸契约上,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文字,红色的官印,清晰可辨。而那些道光年间和民国时期所立的各种契约,面貌基本完好。除此,李春贵手里还有几份“白契”,那些都是民间买卖土地等交易自立的契约。66岁的李三八手里也有老辈留下来的多份契约。他说,自己在收拾旧物时翻出母亲留下的这些老东西,记起母亲在他小时候曾给他念叨过此事。小店有个收藏古物的人想收购,他舍不得,没敢卖。

  在76岁李春保的老契约原件中,有一张民国时期两兄弟分家的契约,上面出现几个“知见人”的名字,居然都是当时重修西寨北极宫的主要经理人。此契约保存完好,上面乡人阎敬德所书的蝇头小楷,笔力老到,令首次看见这个契约的孟志宏惊叹不已。

  然而,最让孟志宏惊讶的是,在53岁李月生提供的一份老契约中,他居然发现了自己曾祖及其兄弟的名字。契约背后隐藏的故事足够让爱思考的孟志宏随后去探究一番。

  今年46岁的李金根手里则有一本写有20多代的《李氏家谱》。有意思的是,在上述李家后人各家地契里出现的部分先人名讳,居然能在这本家谱中找到对应的名字。

  李家是西寨村除阎家、马家、孟家之外的另一大户人家,有史料考据可上溯至元末。马家有个明万历年间的陕西布政使马朝阳,阎家出了清初考据学宗师阎若璩,李家不示弱,也有当地叫得响的两个晋商人物李保元和李封疆。正因为西寨历史可圈可点,几年前成立的西寨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孟志宏率领下,一直努力推动西寨修志修谱。这次,这么多李家老契约面世,孟志宏如获至宝。

  “这些保持原貌的老契约直接反映了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无疑是研究西寨历史最好的实物资料。”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百年老地契,呈现的是不同社会的历史风貌;家族的繁衍,见证的是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孟志宏说,西寨人追寻家族史,一可为续修《西寨村志》提供宝贵资料,二可鉴古知今,提振村民自信心。市政协副主席郝宝清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太原文物众多,历来也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今年我市又新增了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证明。文物是历史留下的证据,围绕晋阳古城,有许多文物可收集整理。市人大常委会即将出台博物馆促进条例,鼓励建设特色博物馆,据此,文物等部门计划将对各类文物进一步展开摸底疏理,这对西寨来说,是个好事情。随后他将安排人到西寨考察,帮助收集整理这些老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