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村民 共同致富 走进身边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17.12.2022  07:51

  狮子河边,西梁山上,冬日的暖阳照在灰瓦白墙的房子上,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古交市嘉乐泉乡盘道村,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致,还有火热的乡村生活。打理中药材田内杂草,晾晒收获的粮食,保养停歇下的农机具……繁忙的劳作中,充满了生活的喜悦。

  村里忙的这些事儿,跟一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他就是古交市益众家庭农场的创办者——二平。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他成立家庭农场,把村里的撂荒地变成种粮田、草药园,他还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为村民铺就一条致富路。在省农业农村厅评出的2022年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中,他的家庭农场成为古交市唯一的上榜农场。

   返乡创业 当“农场主

  古交市益众家庭农场,是一家以种植中药材、粮食为主的农业基地。农场创建于2017年,目前,种植面积1000多亩。

  “我们这里自然环境好,而且在种植过程中,规范施肥,人工除草,产出的中药材品质特别好,走俏市场。”邢二平说道。

  说起中药材种植,邢二平滔滔不绝。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几年前还是个跑公路运输的“养车户”。“刚开始,跑运输还挺好,可后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养货车越来越不挣钱,就想着换个行业干干。”邢二平说,一次回村,他看到父亲依然侍弄着家里田地,而村里好多人却因外出打工、上学等,顾不上耕种,撂了荒。“咱不能让土地荒着。”他决定回村种地,把村里荒了的地再种起来。

  “刚开始种植缺乏经验,第一年种下的中药材,来年田里杂草丛生,但为了保证中药材品质,不能用除草剂,只能找村民帮忙。仅雇人干活这一项,开销大得就有些吃不消。还好及时向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古交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专家请教,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爬滚打,终于看见了成效。”邢二平说。

   农机给力 种地省力

  冬闲期,虽然好多农机具没了“用武之地”,但邢二平觉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养工作不能落下。检查、清洗、润滑、调整……邢二平一丝不苟,就像照料自家的孩子一般。

  “这是我今年新买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播种机,属于古交市新推广的设备。利用这台设备,今年在农场里套种了260多亩的玉米和大豆,播种精度、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作物产量更有保障。”邢二平说。

  作为一名“70后”,邢二平对过去种地的辛苦感触挺深。以前,父辈们下田种地,靠双手劳作,一天下来干不了多少活计,而且还特别累。要把村里的撂荒地变成种粮田,不使用现代化的农机具不行,他自办起家庭农场后,就开始不断丰富着农机设备,从一开始的拖拉机、旋耕机,到后来的无人机……设备逐渐向智能化转变,“今年新买的大型收割机,一天很轻松就能收割上百亩,是人力的几十倍。

  “现在国家对农户购置农机具的补贴力度挺大,极大地减轻了农户的购买压力。此外,农忙时节,古交市还派农机员、农技员,到田间地头指导作业,让种地更省心。”邢二平说,农机具的大量使用,让他从村民手中流转承包的土地也多了起来,“让撂荒地变成‘丰收田’,感觉很有成就。

   携手村民 共同致富

  “今年首次种高粱就遇到了好行情,这还得感谢古交市农机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邢二平说,今年,在古交市农机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他不仅试点了新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项目,而且还种了200多亩的高粱。“去年,高粱收购价为1.2-1.3元/斤,今年则卖到了1.8-2.0元/斤,价格上涨,收益增加。

  “把地流转给邢二平后,我们不但每年能有承包费,而且还能到他的农场里帮忙干活。干一天,挣一百块,这样的好事哪里找?”村民老张说,村里上了年纪且不愿外出打工的,就跟着邢二平干,春播、夏管、秋收……一年下来也能挣不少钱,而且离家近,随叫随到,干起来方便。

  有了村民的支持,邢二平干劲更浓,他盘算着再把村里的荒山荒坡承包下来,搞中药材种植,在较为平整的田地上种玉米、高粱等作物,打造中药材和粮食两大产业,同时,通过应用先进的农技、农机,带动更多的村民跟着他一块走上致富路。

  “有各级部门的帮助,有村民们的支持,我觉得回到村里搞农业挺好。农忙时,大家聚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不知不觉中一天就过去了……”邢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