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事件的得与失

11.03.2015  11:22

作者:若颦

 

3月9日,三年前因动车事故离开发言人岗位的王勇平先生归国任铁路文联主席兼秘书长,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让我们恍然回到2011年“7·23”事故后那个喧嚣的夏天。

“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对于车厢就地掩埋便于作业一说,王勇平当时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经典语录迅速引起了网民的热议。随后,他及铁路部门被卷入巨大舆论漩涡之中。不久,他被调往波兰,担任铁路合作组织副主席、中方委员。

“因言获罪”用在王勇平身上真是在恰当不过了。回顾王勇平事件,当初有两个细节让笔者唏嘘不止:一是近两个月的全民声讨,竟未发现此君存在其他问题;二是满网人身攻击,此君的答复是“想想在这次事故中不幸失去生命、受伤的旅客和他们的家属,想到那些受到损失的旅客,我面对的这些又算什么呢”?

当然作为官员,这样的言行也是本分,但又有多少人能禁起这样的考验,拥有这样的胸怀呢?

三年过去了,因为“一路一带”的建设日新月异,王勇平担任铁路合作组织副主席、中方委员,主要是推动丝绸之路的欧洲部分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笔者相信,王勇平先生在新闻发言人制度、新媒体运行、中国高铁事业、一路一带建设的历程上将会下了深深的印记,虽然这些实绩未必能抵得过两句祸不知何以起的意气之言,但历史是公正的,于他个人来说,算得上功德圆满了。

但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我们找到了一个宣泄渠道,可以在网络上肆意侮辱他人;我们还可以用一句话否定一个人,用一场事故否定高铁事业;甚至还可以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否定这个群体,否定这个国家,甚至否定自己的黄皮肤黑眼睛。

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呢?

王勇平后,别说发言人,就是普通的官员,没有谁愿意敢以真性情坦然面对公众了;王勇平后,我们也很难找到敢于临危受命出头鸟了;王勇平后,我们不敢再相信微博微信网络的各种传闻了;王勇平后,我们的高铁降标降速下马,谈判组撤回,只剩下250公里的悲催时速了。

所以笔者想说:网友,你慢点敲,不要让思考脱轨,不要让理性坍塌,不要让网络成陷阱,不要让道德成危楼。中国,你稳点走,请让每一名旅客都顺利平安地抵达明天!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侯成丽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