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疫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这样的“追星”少年未来可期

15.08.2021  09:05

  为一线抗疫人员送亲手熬制的酸梅汤,骑车加入志愿者运输队伍……在老军营小区疫情排除过程中,抗疫人员无私的付出感动并吸引来一批“小粉丝”走上“追星路”,为防疫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他们就是市第三实验小学学生周子悦、市第四十九中高中生边伟和市第七职业中学高中生孔德轩。

   换来一张“追星照

  “爸,那些医护人员现在才吃饭,太辛苦了……”8月7日下午两点半,透过自家窗户,看到马路边忙着做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干部刚刚开始吃饭,17岁的边峻伟内心很受触动。

  “天气这么热,他们还穿着防护服工作,我能做点儿啥?”想到这里,边峻伟翻出绿豆和酸梅粉,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熬制绿豆汤和酸梅汤。

  熬汤、晾凉、装入矿泉水桶,边峻伟带着绿豆汤、酸梅汤以及一袋纸杯下了楼。“叔叔阿姨,喝点儿汤解解渴吧。”看到医护人员和社区干部满头大汗,他一杯杯为大家盛好,再送到他们手中。

  医护人员脱掉防护服,边峻伟看到,他们脸上早已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红色印记,汗水打湿了头发,双手被勒得苍白……这一幕,让这个17岁的少年内心百味杂陈。看着大家喝下酸梅汤和绿豆汤,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个请求:能不能和大家合张影?

  得到肯定的答复,边峻伟开心极了。“在我心目中,他们就是英雄。能和英雄合影,我太荣幸了!

  当医务人员和社区干部感谢他送的汤水时,边峻伟说:“我只是尽了微薄之力,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你们!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一周,但于边峻伟而言,却影响深远,他对未来有了更多笃定——开学后,他将升入高三,也许自己还不明确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但能确定的是,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要去当志愿者

  “妈,我要去当志愿者!”8月7日中午,听到儿子孔德轩这样说,张红香心里既忐忑又欣慰。忐忑的是,儿子才17岁,小区疫情还在排除中,存在一定风险。欣慰的是,儿子长大了,有男子汉的承担了。

  “妈,我经常打篮球,身体好,抵抗力强,放心吧!”看到妈妈担心,孔德轩进一步说服。

  得到妈妈的首肯,孔德轩戴好口罩,骑着电动车找到老军营小区一社区侯主任“报到”。“家里人同意你来?”侯主任问清其家人的态度后,双手欢迎他加入。“正缺人手呢,你有电动车,正好,帮我把这些消毒液送到……”接到第一个任务,孔德轩激动地跨上车就去运送。

  运了几趟水和消毒液后,看到上门为居民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疲惫地走在路上,他招呼着:“来,上车,我送你去!

  儿子中午两点离开家,眼看天黑了,到了晚饭时间,还没有回来,张红香有些担心,赶紧打电话联系。

  “妈妈,我这儿正忙着呢,一会儿就回去,放心吧。

  一直忙到晚上7点多,孔德轩才回到家。虽然身体很疲惫,但能和一线抗疫人员共同奋战,他心里美滋滋的。

   听到“谢谢”好感动

  8月7日中午,11岁的周子悦一家去楼下排队做核酸检测。天气太热了,排了一会儿,周子悦就大汗淋漓。但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叔叔阿姨汗水流到了眼睛里,却还在坚持工作。回家路上,她看到,一位身穿防护服的护士阿姨中暑了,难受地蹲在路边呕吐。

  这一幕幕,深深地印在周子悦的脑海里。回到家,她喝下一大杯水,才缓解了暑热。但脑海中那些抗疫人员的勇敢和坚持却让她无法平静。

  “妈妈,咱们去给叔叔阿姨送水吧?”听到周子悦的提议,妈妈强小绒立即响应。家里正好有一箱矿泉水,强小绒和女儿抱着这箱水来到院门口,看到抗疫人员就送。

  “小朋友,谢谢你!”听到一声声感谢,周子悦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这些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喝到了我送的水!“比考试得了高分还要开心!

  周子悦的爱心和善良感动着大家。其实,她的妈妈强小绒也是一名抗疫志愿者。去年疫情暴发后,强小绒作为市科协派出的突击队员,一直在社区工作。此外,在热爱环保的妈妈影响下,周子悦也是名小环保志愿者,路上看到垃圾会随手捡起扔入垃圾桶。在家庭熏陶下,周子悦小小的心灵已经播下了爱的种子。

  “这些孩子真的了不起,小小年纪勇于承担,这样的好少年,国家之幸,未来可期!”老军营街道干部王娟娟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