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脱贫攻坚系列报道·易地搬迁”搬出大山奔小康

25.01.2016  13:59

              目前全省仍有贫困人口232万,这些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的吕梁、太行山区。蜗居在这些地方的群众,吃水、行路、看病、上学样样艰难,脱贫致富更是格外艰难。对他们来说,搬出大山成了唯一的出路。长期的扶贫实践也证明,对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可以有效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199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扶贫移民。截至目前,已先后累计搬迁山庄窝铺 1万多个,有26.6万户、95.5万贫困人口受益。“十三五”期间,我省还有45.2万贫困人口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全省脱贫攻坚大会上明确要求,对需要易地搬迁的贫困人口,要切实做到应搬尽搬稳定脱贫。要充分发挥省级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等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抓紧制定出台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要配套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量力而行保障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要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发展,落实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大同张岔乡:中国扶贫移民第一乡,搬迁10年,享受“五好”:好上学、好吃水、好看病、好挣钱、好花钱。
   说起扶贫移民,不能不提到我省的大同市广灵县张岔乡,因为该乡不仅是我省移民扶贫的发源地,更是中国移民扶贫第一乡。
   广灵县张岔乡曾被称作我省最穷的乡。1996年移民搬迁之前,张岔乡有11个行政村,人口仅为319户、1519人,全部生活在海拔1500—1800米的高寒地区,条件十分恶劣。其中4个村吃水需要到数里之外的山沟里去挑,4个村照明全靠煤油灯,4个村不通公路,进村只有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粮食货物全靠人背驴驮。
   由于地处大山深处,村民们全靠耕种几亩贫瘠的坡地维系生计,人均占有粮食不足200公斤,年收入仅有250元。家家户户都居住在祖辈留下来的潮湿阴冷的土窑洞和土坯房里。当年的张岔乡有“五多”:文盲多、失学儿童多、残疾呆傻多、换亲多、光棍多。不搬出大山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山里人就没有出路。1996年张岔乡作为中国扶贫移民第一乡拉开了大规模移民搬迁的序幕。
   因为易地扶贫搬迁,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终于搬出了大山。通过整体搬迁,村民们住到离县城10公里的移民新村。靠着各种便利资源打工、做小买卖,村民们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村民们的生活很快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今走进移民新村新上恩庄,一排排新建的大瓦房整整齐齐,一条条硬化的街巷干干净净,卫生站、副食店应有尽有……
   自然环境变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随之改变的还有村民们的观念和思想。“以前住在山沟里,只知道守着庄稼地靠天过日子,搬下山后见的世面多了,我也学人家进城打工,一年挣一两万元不成问题,比以前在山上6年挣的还多。”广灵县张岔乡村民刘吉梅说。
   村民郑小燕扶贫搬迁之前,在山里住的是祖辈留下来的土窑洞,阴冷潮湿不说,下雨天还经常担心窑洞被雨水冲塌。搬下山后,她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家里安上了自来水,还分了口粮田。移民新村距县城只有10公里,除了种地外,平时还能去县城打工挣钱。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她又在县城开了一家两层楼的小饭店,专门经营大众口味的家常菜,生意还挺红火,日子也越过越好。
   说起搬出大山的好处,村民们发自内心地总结了 “五个好”:好上学、好吃水、好看病、好挣钱、好花钱。
   晋中左权:“开发式”扶贫让移民住在城里,富在山上,把农民的“死地”变成了“活钱”。
   革命老区晋中市左权县,地处太行山干石山区,境内山大沟深,石多土少,农业地理条件差,耕地仅占7%左右。受地理条件所限,人口居住也比较分散,全县上千个“山庄窝铺”分布在大山深处,山里的群众生活困苦,长期出行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生产难,艰苦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
   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左权县从 2006年开始实施移民搬迁,先后搬迁了1000多个自然村,逐步将居住在穷山僻壤300人以下的贫困村向县城、城郊村、中心村集聚。然而村民搬迁后却出现了大量“空壳村”,原本十分稀缺的土地、生态资源被白白“撂荒”,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脱贫效益。
   对此,左权县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移民的路子,成立专门机构,整合政策和专项资金,破解土地确权、林权改革等难题,通过引导农户、企业和社会力量将已搬空的“山庄窝铺”、旧村旧屋发展成生态农场、庄园经济,将闲置的山村土地重新利用起来,搞绿化,搞旅游,搞农家乐,让农民的“死地”变成了“活钱”。
   生态农场不仅绿化了环境,还发展了当地经济,大量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在左权县营圪道村,村民陈有良兄妹筹资对旧村进行了开发,使该村不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地,而且新增了1200亩种植园。如今,陈有良的农场占地4000多亩,每年纯收入达400多万元,可吸纳100多人就业,原来迁出去的村民都能回来打工,每人每年差不多还能挣到6000—7000元工资。
   据了解,左权县共有农业人口9.7万人,目前已经建成了252处生态农场,仅生态农场就带动创业主体800余人,常年用工达2600余人,季节性用工达1万多人。
   在左权县,易地搬迁不仅大大改变了山区群众的生活条件,还进一步盘活土地、林权等资源,将搬迁后的“空壳山村”发展成可以“生钱”的现代化旅游生态农场,再吸纳村民就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创业的“富民高地”。
   住在城里、富在山上,这就是左权县“开发式”扶贫移民的生动写照。
   长治壶关、忻州岢岚、五寨,易地搬迁各有特色,最终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壶关县位于太行山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26万农业人口,其中贫困人口有11.6万。该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启动实施了“山庄窝铺”特困村整体搬迁工程。目前,全县已累计搬迁山区群众6535户20578人。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资金、土地、户籍等多个方面。壶关县在实施易地搬迁过程中,注重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探索出台了资金投入、土地使用等办法,有效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钱从哪来?以财政补助为导向,群众投入为主体,相关部门通过多渠道整合资金,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负担。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相结合,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了农民搬迁的积极性。
   政府补贴了4.2万元,自家花了11万元,就住上了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壶关县集店乡岭东村村民关孝李说,跟原来在山里比,变化翻天覆地,自来水、柏油路、卫生所、超市,“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有保障”,这是壶关县给移民搬迁定的“硬杠杠”。壶关县坚持移民搬迁与产业开发项目同步实施,从大山里搬出的农民有的安置在工业园区周边,有的安置在旅游区邻近村庄,有的安置在城镇附近,有的安置在中心村,移民群众家家有活干有钱赚。
   忻州市岢岚县大涧乡吴家庄村是依托社会力量进行整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典型。记者在吴家庄村看到:移民新村里的新房子整齐划一,村旁就是蔬菜大棚和鱼塘,靠着观光农业和旅游业,该村村民已基本实现了脱贫与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岢岚县坚持产业培育与易地搬迁同步推进,社会服务体系与移民新村建设同步完善,努力保障搬迁的移民能脱贫等一系列政策。
   忻州市五寨县则提出易地扶贫搬迁要“安居”,又要“乐业”。该县探索出了一条“城镇建设拉动型”“产业园区带动型”和“美丽乡村推动型”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从搬迁工作伊始,就注重通过政策引导、有效举措,力助搬迁群众走上亦农、亦工、亦商的多样化致富路。据统计,全县移民新村已经有70%左右的劳动力融入城镇服务体系,依靠建筑、餐饮和运输业等发展增收。约有10%的劳动力自主开发旧村资源,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0%左右的劳动力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外出打工,经济收入显著提高。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备受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自1996年以来,我省已先后有90多万贫困人口因易地搬迁受益。“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的力度。实践证明,土地、资金和后续产业发展都是影响易地搬迁的重要因素,搬得出、稳得住,后续产业发展才是根本保证。
   为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扶贫搬迁工程,2015年,我省进一步制定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开发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同时,主要服务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山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也在2015年年底挂牌成立。这是一家由省政府全额出资的公益性金融企业,该公司统筹承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开发、农业发展专项贷款;通过发行债券、设立基金、引进社会资本等市场化方式为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开发、农业发展工程筹集资金。
   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超常规举措。组建山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通过创新扶贫开发投融资模式和组织方式,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投融资主体引领三方联动,为顺利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十三五”期间,全省完成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责任编辑:赵怡敏    审核:赵怡敏    审定:曹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