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 | 习近平: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04.06.2020  00:22

 

联播+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座谈会上,钟南山等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就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发挥中医药作用、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发言过程中,习近平同每一位发言的专家学者交流,就一些问题深入了解情况,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科学改进、妥善解决。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就如何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联播+》特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 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 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 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 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要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 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
  • 要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 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备
  • 要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 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
  • 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疾控队伍
  • 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
  •  

    健全预警响应机制

  • 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 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
  • 要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 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
  • 要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 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 要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 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覆盖形势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社区指导、物资调配等领域
  • 要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 提升先期处置能力
  • 要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 提高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
  • 各级党委和政府 要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卫生健康工作机制, 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  

    全面提升救治能力

  • 要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 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 要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 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
  • 要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和中医院为重点, 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 要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 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
  •  

    加强爱国卫生运动

  • 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 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
  • 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卫生城镇创建
  • 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 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 各级党委和政府 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
  •  

    发挥中医药作用

  • 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 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
  • 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中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
  • 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 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  

    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 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 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进一步从法律上完善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措施,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和部门、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的职责
  • 要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 推动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
  •  

    强化科技支撑

  • 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 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 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要继续履行国际义务, 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
  •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原文链接: http://news.cctv.com/2020/06/02/ARTIMyfDG1nKOyeAnLF5AJqj2006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