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降温是人才择业的理性回归

07.01.2015  10:55

莞心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这是继2014年考研(课程)报名人数下跌以来,再次明显下降,表明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已降温。很多省市未能完成招生计划,部分高校反映,录取工作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12月30日《人民日报》)

报名人数“两连降”、个别高校遭遇招生危机。全国多个省份没有完成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个别地方院校的招生计划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创下历史纪录。考研一向作为学霸们的优选项,如今却面临生源短缺的窘境,令人深思。

笔者以为,考研降温与前些年用人单位“唯学历论英雄”有所不同,近年来一些单位在人才录用上越来越趋于理性和务实。虽然从总体上看,学历仍是毕业生求职的重要砝码,但相比以前,现在这个砝码的分量正在逐渐减轻,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的实际能力、发展潜力以及人格修养。何况,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也是要算成本收益账的——某项工作明明本科生、专科生便可胜任,何必花更高的薪水聘请研究生?于是,近年来研究生找工作并不比本科生、专科生容易,薪水也未必高出多少。“考研热”明显降温,既是社会上“人才消费”趋于理性的体现,也是大学生的成才观、择业观趋于理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