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非遗司实地考察我省推荐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12.06.2014  18:43

日前,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一行4人根据各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情况,来晋实地抽查了我省推荐参加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评审的长治黎侯虎和运城稷山麻花两个项目。专家组由非遗司保护处负责人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专家组成。抽查情况向文化部非遗司反馈后,将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项目单位评审确认中起到重要作用。省文化厅巡视员李春荣、非遗处处长张卫东陪同开展考察工作。

在黎城县红石民间工艺有限责任公司,马盛德副司长和专家们对当地“公司加农户”的生产保护模式以及聚拢民间资金、将保护传承与农户增收有机结合的好做法予以肯定,同时指出这种做法虽然发挥了黎侯虎在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但在扩大生产规模、保障工艺传承和宣传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存在产品单一、工艺简化、传承人作用弱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在运城市稷山县赵氏四味坊传统面点传习中心,专家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中心麻花工艺传承文化墙和传统面点技艺展览室,观看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图片资料、老字号用具展示。在制作车间通过实际操作中系统了解酵块培养、面节擦油、卧缸存放、分板打畦、搓条上劲、扭股成形、翻拨整形、出锅淋油等18道传统流程技艺流程,认真听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介绍传艺授徒经验体会。大家对中心的生产性保护措施和所发挥的示范带动效应给予充分认可,对中心坚持传统技艺流程的本真性、完整性不变的恒心毅力予以高度评价,并勉励中心负责人和代表性传承人再接再厉,带出更多优秀传承人,将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通过实地考察,文化部非遗司对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申报创建总体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直观的了解,并给予了较高评价。同时,国家层次非遗专家的意见建议必将对我省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工作能力水平提升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