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严重 太原市成为全省最“老”的城市

04.07.2016  09:06

    有数据表明,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6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8%,是全省老龄最严重的城市。人口深度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正在促使我市加大养老在公共政策中的权重。

    7月1日,在全市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会上,我市提出要全面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拓展医疗机构为老服务功能,实现医疗与养老资源无缝对接,为全市老年人提供连续、适宜、规范、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

     ◆我市成为全省最“”的城市

    我市是全省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据统计,到2014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6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8%,已超过老龄化社会国际标准4.8%,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出全省1%,老龄化比例居全省之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愈发明显,失能、半失能人数逐年增加,我市老龄化将继续呈现“未富先老”趋势,已进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

    与快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相比,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养老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50所,机构床位7648张,已建成城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350个,床位3500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17张,只有国家指导标准30张床的56.7%,养老床位严重短缺。

     ◆医养结合不是简单地相加

    “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对健康等问题的注重,老有所养,还必须是健康养老。要实现健康养老,医养融合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郝宝清说。

    医养为什么要结合?怎样结合?郝宝清说,传统养老模式重点解决的是老年人吃、住、娱乐等生活方面的问题,而老年人客观上还有医疗服务需求,没有医疗服务保障的养老是不全面的,是难以让老人满意、家人放心的,所以医养要结合,还要创新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不是简单的医疗和养老机构相加。”郝宝清说,而是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化利用,是人文关怀的具体化。6月22日,我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目前,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太原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科学统筹医疗和养老资源融合发展,到2017年底前,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政策到位、服务专业、运行高效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到2020年底前,建成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家庭、城市社区、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多路径探索养老新模式

    “经过调研、论证,结合本地实际,我市探索出多种路径的养老新模式。”郝宝清说。

    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根据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实际医疗需求,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现有养老机构内设护理院(站)、门诊部、医务室等。新建养老机构可将医疗机构设置纳入申报条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200张床以上(含200张)的养老机构应独立设置不少于50张床位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或护理院等;200张床以下的养老机构可开设门诊部、医务室等,并配备全科医师和专业护理人员,为入住老人提供便捷的专业化医疗保健服务。

    发展专业老年医疗护理。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及一定数量的老年护理床位;全市5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2个乡镇卫生院各开设医养结合型床位不少于20张,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和康复需求。

    促进现有医疗机构开展延伸服务。具有一定资质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举办、联合、托管、承包等形式直接运行管理养老机构。病床利用率低的医疗机构可调整、增设老年康复护理床位。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不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延伸点,满足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需求。

    推进“互联网+”居家医养结合模式。以市第九人民医院为实体,建立“易护到家”移动医疗 O2O 平台,设立家庭病床科,明确服务项目、流程、区域,为社区行动不便居家养老老人提供签约上门医疗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