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丽乡村”建设两年 投资近两亿10万多村民受益

08.04.2015  17:51

    记者4月7日从省财政厅获悉,我省自2013年开展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共计在祁县、应县、武乡县三个试点县60个行政村支持60多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0万多村民受益。项目总投资近两亿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2亿元。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全省已完成街道硬化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卫生净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落归并整合,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节约集约土地。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长效管护机制。

  通过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现具有山西特色的美丽乡村“六化”愿景和目标。空间布局科学化,以农村社区化为导向,在空间上科学规划,优化功能布局,具有地方特色,防止“千村一面”。自然环境生态化,推进“山川治理、农田林网、四旁绿化、村庄绿化”,实现“青山绿水风光好,蓝天白云空气新,田园村庄美如画,自然生态农家乐”的美好愿景。功能设施城镇化,服务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文、体、医、卫等各项功能性设施达到城镇标准。村容风貌特色化,保护传统村落特色,治理破、乱、差,协调发展新型农村。农业产业现代化,推进“一村一品”转型升级、特色产业、设施农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两年来成效显著。通过科学规划,优化功能布局,突显了地域特色,促进了项目村建设上档升级。通过示范作用,达到了区域带动效应,为我省扩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完善了村内基础公共设施,项目村农村生态旅游和农家乐已初显雏形,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添加了活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大了资金整合力度,多方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机制在试点县已基本形成。通过项目建设,得到了试点县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广泛支持。(记者 梁敏 实习生 郝晓庆)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