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网络事件多会发酵成地域口水战

19.02.2016  10:13
地域 网络

哈尔滨天价鱼涉事鱼店

曹林

常在网络上混的人可能都熟悉一个传播规律,就是很多网络热点事件都会发酵成地域口水之争,哪怕新闻事件一开始看上去与地域毫无关系,争着争着网友的评论就盖歪了楼,引爆出强烈的地域对抗情绪。比如最近的城市女逃离农村,引发了上海人与江西人的口水纷争,地方媒体的加入让火药味更浓。哈尔滨天价鱼争议,本是商人与消费者的冲突,竟也演变出地域纷争的话题,有网友觉得这是外地人在“”哈尔滨。当年的三亚宰客事件,沸沸扬扬的青岛大虾事件中,都混杂着地域口水之争。

演变成地域口水战,首先与媒体标签化报道的“无意”刺激有一定关系。媒体在报道一个事件时,一般都会在标题中强调基本的新闻要素——比如会强调新闻当事人的身份和年龄,事件发生的地点,事件的新闻属性,等等。比如,为了描述和记忆的方便,会使用“哈尔滨天价鱼争议”这样的标签。媒体这样做并无不妥,这是新闻报道和传播规律的要求。在一个健康、理性的社会中,这种标签倒没有什么,但在一个地域发展存在巨大差异、贫富差距蓄积着巨大矛盾、地域受害情绪一触即发的语境中,新闻标题中正常的、无意冒犯谁的“中性标签”,常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效果,并非新闻关键词、也不带歧视性、仅作为新闻要素存在的地域符号,却被带着强烈地域受害情绪的网友当成刻意的冒犯。情绪会迅速从关键的新闻事实上偏移到地域符号上,演变成一场口水战。

一个手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带着受攻击想象的人,会把任何关于地域的强调看成是歧视和攻击。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媒体和炒作者知道地域符号会引发争议和撕裂,有争议才有点击率,才能成为热点话题——一些营销和炒作者会刻意去渲染地域符号,挑起地域之争,从而带来眼球利益。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网上,最能激起网友身份认同的标签无疑是户籍身份。作为网友,我们有很多身份,以职业区分,记者、教师、医生;以性别区分,男网友女网友;以年龄区分,年轻网友,中年网友;以体制划分,体制内体制外——种种网络身份认同中,地域认同无疑是最强烈的认同,北京网友、上海网友、山东网友,这些基于地域符号的认同,比基于职业、行业、体制、年龄之类的认同强烈多了,这是想象的共同体所产生的归属和亲近感,在网络上凝聚成一种较强的共同利益感。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以网络上身份认同感的强弱进行过评论,首先当然是利益,屁股决定脑袋,开车的与不开车的对单双号限行的态度对立,就是利益。然后是地域认同感,再就是职业认同感,认同感越强,越有弱势感和受害者,网络抱团感就越强。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原因,就是地域之争这个话题对于网友参与不需要门槛,谁都可以参与,因为谁都有一个地域身份,站在自己人这一边去骂另一个地方的人就可以了。撕才有活跃度,所有网络都有一种使任何话题变成撕的特性,地域话题是最能激起人的撕咬情绪,并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卷入这个话题中,你不需要考虑事件的事实逻辑是非曲直,不需要讲道理,不需要害怕被喷,直接站队融入一个强大的群体中就可以,满足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群体正义感——为地方形象而战,今天我们都是某地人。参与门槛最低,参与者众,同仇敌忾的正义爆棚感和抱团感最强,这对于那种头脑简单却又自以为充满道义感的人,形成了一种非常巨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