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渐成太原时尚

24.12.2020  08:12

  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走在省城街头,机动车道内,一辆辆"蓝天白云"纯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穿梭而过,非机动车道内,橙绿相间的公共自行车结伴而行,绿色出行已日渐成为太原市民的出行习惯和时尚。"十三五"期间,我市倡导低碳出行,引领绿色生活,初步形成了绿色出行体系,步行、自行车、公交车三种绿色出行方式已占到出行总量的八成以上。

  公交优先安全快捷

  12月16日下午6时30分,市民王成军下班后,照例打开微信小程序“乘车码”查询公交车运行情况。眼看一辆56路公交车距单位附近的公交站只有两站了,他赶紧收拾东西去赶车。

  “我上下班经常乘坐公交车,记得七八年前还是燃油公交车,不仅没有空调,满车厢一股汽油味儿。现在,很多公交线路都换成了纯电动车,乘车舒适度大大提高,特别是能从手机上查询公交实时信息,为我节省了很多候车时间,尤其这两天气温低,掐准时间赶车,省得在公交车站候车挨冻了。”王成军说。37路是我市更换纯电动公交车的第一条线路,不少公交司机对此记忆犹新。“记得更换时间是2018年2月13日,第一天开着纯电动公交车上路,心里特别高兴和兴奋。”公交司机帅亮说。

  纯电动公交车是自动挡,操作简单便捷,降低了公交驾驶员劳动强度;车上还配备有无障碍坡道板、智能投币箱等设备,并应用了智能监控、偏航预警、自动破窗等智能化设计,不仅提高了乘车舒适度,安全性能也得到极大提升。今年4月,我市又投用了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提高了公交车辆调度的效率、合理性和实时信息依据。 目前,太原公交运营车辆3520台,其中纯电动车辆1400台,占比39.77%。最近,我市又购置了一批纯电动公交车,很快就会实现全部纯电动化。为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我市还陆续开通了大站快车、社区巴士、定制公交、旅游专线等创新型服务项目,并实现了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100%全覆盖,市民乘公交车出行的便捷度有了极大提高。

  电动出租环保舒适

  12月18日,出租车司机刘师傅插上自己的智能管理卡,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早高峰期间,因气温较低,打车出行的市民很多。在胜利街解放路口,市民温荣上了车,得知记者采访乘坐纯电动出租车的感受,温女士打开了话匣子。

  “我经常打车出行,过去的出租车空间狭小,不舒服不说,有的后备厢还拉着气瓶,让人感觉很不安全。现在的纯电动出租车空间大,行驶平稳,车厢内也没有汽油味,乘车感觉很好。”温女士说。2016年,我市8292辆出租车全部更换为纯电动汽车,成为全国首个纯电动出租汽车城市。纯电动汽车不仅减少了空气污染,还提高了乘客乘车舒适度,降低了出租车司机的运营成本。

  据介绍,经过各级补贴,经营户只需支付8.98万元即可购车,而出租车充电桩遍布全市,对出租车司机来说,既方便运营成本又低。虽然充电时间有点长,但司机正好能利用这个时间吃吃饭、休息休息,防止疲劳驾驶。

  纯电动出租车还安装了智能终端,配备了很多新功能,不仅出租车司机安全有了保障,市民打车出行也更加方便。 目前,我市大力推进网约出租汽车新能源化改造,目前网约车纯电动化比例已达90%。

  出行体系绿色多元

  12月17日上午8时许,虽然室外气温较低,但矿机社区居民刘芸还是习惯性地来到家附近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租骑了一辆公共自行车。“虽然气温较低,但骑上一会儿就不冷了,我在北大街上班,早高峰公交车有点儿挤,骑自行车正好。”刘芸说。

  太原的公共自行车全国闻名,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全市目前有150万人持有公共自行车租还卡。最新数据显示,我市已累计开通公车服务点1285个,安装锁桩5.897万个,投放自行车4.1万辆。截至2020年11月份,累计骑行总量8.932亿人次,单日最高骑行量56.85万人次,免费租骑率99.75%,单车周转率、单日租骑率、免费租用率等各项指标稳居全国首位。

  兜里揣着公共自行车租还卡,手机里装有共享单车APP,有时间就步行,这已经是不少市民的出行时尚。作为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的有益补充,共享单车于2017年进驻太原。为规范管理,我市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共享单车负责人”的快速处置机制,并将共享单车企业数据接入了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中心,实现了动态监测和日常监管。目前,全市有共享单车运行企业3家,投放共享单车13万辆,天气晴好时,日均租骑量也能超过10万人次。

  此外,我市致力于推动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高品质建成了东西山旅游公路暨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道,全长229.4公里。同时,我市还正在修建太原滨河自行车专用道,北起柴村桥,南至迎宾桥,总长度为66公里。该项目建成后,将于东西山旅游公路形成集通勤、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一轴一环自行车慢行系统。

  据介绍,地铁2号线投入使用后,公交线路会适时调整和优化,使之和地铁形成有机无缝连接。新增公交场站数量扩大公交线网覆盖率,公共自行车也会继续发展……未来我市将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绿色出行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