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太原上半年经济述评

05.08.2015  18:51

  2015年上半年,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5%,重回中高增长轨道。

  也许经济数据是枯燥的,但枯燥的数据背后,则是鲜活的民生。GDP增减一个百分点,往往牵连着成百上千家企业的兴衰、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数十万个家庭的收支。两年来,太原经济从谷底到回升,更加耐人寻味。“六权治本”释放改革红利

  2014年,太原经济进入冰点:一季度  GDP  增速0.1%,上半年增速2.0%,第三季度增速3.1%,全年增速只有3.3%;工业经济走势更加令人担忧:一季度增速-9.3%,二季度增速-5.4%,三季度增速-0.4%,全年增速0.4%。

  2014年10月,新任省委书记王儒林来并调研,提出了“六个表率”“六大发展”以及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三个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新方略。新任市委书记吴政隆多次紧急调研,作出了处理好“六个关系”、实施“五个一批”等重要战略决策。

  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及省委“六权治本”的总体部署,我市开展了一场源头治本、制度治本的自我革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加紧编制,一批批行政权力相继精简下放,重点领域暗箱操作变透明公开,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越来越高。深入持久开展党的 群众路线 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激浊扬清,干部作风不断转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逐渐减少。省会城市改革发展稳定新形象、领导班子清正廉洁新形象、干部队伍正气昂扬新形象逐步树立起来。党风一变,整个社会也变得风清气正起来。

  实施系列积极财政政策,不断降低企业税负。激活民间投资,被国企垄断的城市建设运营等领域,不断向社会资本开放,省市推出了大批  PPP  项目。

  良好的制度体系是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石。在新常态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对“四风”,不断推进弊革风清、富民强市,已成为太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红利。工业“换芯”、金融创新为经济发展注活力

  综合分析上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工业“换芯”和金融创新所注入的活力逐渐显现。

  我市工业经济结构单一,煤炭、钢铁、电力、焦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外部需求不振、价格下滑的背景下,传统行业不仅没有发挥拉动作用,反而拉了全市工业经济和  GDP  的后腿。

  去年10月份以来,市委提出了工业是经济发展主引擎、园区是工业经济主战场的发展理念,推动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落地投产在全市各部门、各园区形成共识。这为我市工业快速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7亿元,同比增长11.2%,在全省11市排名第一。这样的成绩,近些年来已不多见。

  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超过1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3.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以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3.9%,增速49.4%,而通信及计算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0%以上,工业经济“换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及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上半年经济数据另一亮点,是金融业的高速增长。由于资本市场持续活跃等因素,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39.84亿元,增速20.5%,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28.8%。

  面对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积极应对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取得新突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武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