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摸清中国经济家底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督察员亲历

18.07.2014  12:47

2014年6月15日,300多名来自国家统计局机关、各省区市统计局、调查总队的工作人员,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义务督察员、部分媒体督察员一道,从北京开赴全国31个省区市,拉开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的序幕,打响了经济普查最后的攻坚战。经济日报记者作为山西抽查组的一名媒体督察员,亲身参与了抽查工作的全过程。

工作保密 过程公开 创新方式确保抽查不走样

6月15日下午15时20分,山西省太原市一宾馆会议室内,督察员陈保东和崔乐小心翼翼地撕开封条,打开写有“山西”字样的大信封,映入眼帘的是分别写着“样本县(市区)1”、“样本县(市区)2”、“样本县(市区)3”的三个中信封。拿出编号为“1”的中信封,他们再次打开信封,这次看到的是一张白纸条和三个写有“样本普查区(小区)1”、“样本普查区(小区)2、”、“样本普查区(小区)3”的小信封。陈保东边擦汗边看着小纸条,向在现场的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组成员宣布:“山西省第一个抽查样本县(市区)是太原市小店区。”

督察员崔乐(左一)和陈保东(右一)拆开信封并揭晓山西省第一个样本抽查小区 

随后,陈保东和崔乐又抽出写有“样本普查区(小区)1”的小信封,第三次撕开封条,打开后从里面倒出一张折叠起来的1厘米宽、20厘米长的小纸条,崔乐大声宣读:“第一个普查小区是编号为14010500200400的并州南路一社区居委会00普查小区。”

经过三次拆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山西组的第一个普查小区终于揭晓。

层层拆信封的情景就像出征的将士临阵打开军师秘授的锦囊一样,不过这不是抽查组在故弄玄虚,而是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保密的需要。保密是质量抽查工作的重点环节之一,保密做的不好,样本普查区提前泄露,基层普查机关和被普查单位就有可能事先弄虚作假来应对抽查,质量抽查工作就成了走过场,普查数据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后抽查保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经济普查的成败。

为此,按照《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方案》的要求,所有抽查人员要签署保密承诺书。被抽查小区事先由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指定专人按照一定的规则随即抽取,抽取出来后,这些工作人员立即把有关信息装在信封里并贴上封条,随即他们也被隔离起来,以免提前泄露。各省区市抽查组只能提前一天开启一个样本县名单,提前半天开启样本普查区名单并通知被普查样本区,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

不过由于抽查人员均来自统计系统,为防止本系统人员事先通风报信、发现问题手下留情等现象,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还创新工作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对抽查工作进行全程督查,确保抽查工作保密、过程公开。一方面,通过网上征集、层层筛选的方式,选出了31名既关心经济普查,又比较了解经济普查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义务督察员,陈保东就是山东省淄博市房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另一方面,还从部分中央和各省市区媒体抽调33名记者来担任媒体督察员,崔乐就是来自北京日报的一名记者,和记者同为山西抽查组的媒体督察员。这样,各省市区抽查组至少配备两名督察员来全程监督抽查工作,既杜绝抽查组成员事先透露样本普查对象的情况,避免基层统计局和普查员弄虚作假,又确保抽查工作公开、透明,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最大程度保证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

此外,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将手持电脑(PDA)成功应用于经济普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工作,既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人为调整数据、虚报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山西组成员、来自湖北省统计局工业处的武庆副处长告诉记者:“样本普查区揭晓后,我们就要将PDA注册到对应普查区中,注册完成后,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才会将抽中的普查区名单及普查单位和个体户名录推送到PDA中,事先谁也不会知道抽查对象。”

安徽省统计局普查中心的戴绍中说:“用PDA一是要把抽查对象的数据信息通过PDA直接传送到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这样就避免了事后人为修改数据的现象;二是要把回访单位的工商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等各种证照和完税证明、工资表等各种财务报表进行拍照并上传,以便国务院经济普查小组进行核查。”

事先普查 事后抽查 周密部署确保普查高质量

工作保密、过程公开,这是因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责任重大。它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活动之一,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经济普查,普查结果将为国家更好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更好地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信息支撑。而普查结果能否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普查工作质量如何,需要通过事后质量抽查来核实、来检验。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组织300余人开展大规模的事后质量抽查,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检验各地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判定普查对象是否依法独立、自主真实地报送数据,为科学核定全国以及分省普查数据提供重要的依据,这是确保普查数据实打实、硬碰硬的关键环节。二是检验各地普查工作是否规范科学、真正到位,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普查制度组织实施经济普查,客观公正揭示各地普查结果,这是评判各地普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据。三是按照国际惯例,抽取部分样本单位进行回访调查,取得同口径的指标数据与前期普查登记数据进行差错情况比对,以确定普查数据的可信度、误差率,这是任何一项科学规范的经济普查都不可或缺的法定环节。

为了高质量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从全国统计系统抽调了精兵强将,组建了31个抽查工作组,分别对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抽查,并对抽查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山西抽查组组长、国家统计局教育中心主任夏荣坡介绍,根据抽查方案,每个省区市抽查组最少要对三个县市区进行抽查,每个县市区会抽出三个样本普查区,每个样本普查区都要对20户企业单位和10户个体户作为回访单位进行调查,还要选择2至3个街区或建筑物作为单位核查目标街区或建筑物,并按50个单位工作量的要求进行单位核查。所以,按一天一个样本普查区的进度,每个工作组每天要对80家单位进行抽查,一个省区市的抽查单位基本上在720家左右,有的重点省份还要更多。

夏荣坡还说,被抽中的县市区会分布在不同的地级市,东一个西一个离得很远,即使是一个县市区不同的样本普查区可能也会距离遥远。山西省的三个县市区中,小店区在中部的太原市,长治县在晋东南的长治市,还有一个则在晋北的大同市,跑一趟下来要近1000公里。长治县的三个样本普查区则位于三个不同的乡镇,分布也非常分散。“不过路途遥远、分布分散并不是主要问题,再苦再累也不怕,关键是要按规则办,按程序办,按方案要求办,使普查工作经得起党、国家、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夏荣坡说。

不重不漏 逐门逐户 “扫街”核查确保单位真存在

夏荣坡所说的方案是一本厚厚的工作手册,其中包含了工作方案、业务流程、填表说明等各个方面,对抽查工作做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抽查方案,被抽查单位分为核查单位和回访单位两种,前者重点要按照不重不漏的原则对目标街区或建筑物内的所有单位进行逐门逐户核查,看被核查单位是否真实存在,同时要看是否存在普查登记时单位遗漏的情况;后者则要在核查基础上详细核实该单位经济普查登记时上报的数据和回访数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要查明原因、现场记录并请被抽查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提交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

核查单位抽查的主要工作就是地毯式“扫街”,进入每一家被选中的单位,核查其工商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件。这看似相对简单,做起来却并不轻松。

6月的太原天气多变,一会儿还艳阳高照,转眼工夫就大雨倾盆。位于小店区的并州南路西二巷社区居委会00普查小区又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普查区,转一圈要走3、4公里。遇上有的单位没人,只能越过这家先去下一家。因此为了查全该小区的每一家单位,抽查组人员两天时间来回折返了四次,一次折返就要步行近两公里,两次顶着骄阳、两次冒着大雨。

核查过程中不时还会遇到门面很大的商店、饭店等单位,而数据库名录上又没有登记。抽查员必须进入该单位,仔细核查是否是普查登记时遗漏了。

在太航世纪大厦楼下,戴绍中看到一家规模很大的饭店,但是数据库名录上又没有登记,就直接走了进去。说明来意后饭店老板拿出执照一看,原来尽管规模很大,但他是按个体户而不是按企业登记的,因此并不在核查单位的范围内,也不存在普查登记时遗漏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不时总会遇到,记者便问戴绍中:“我们这不是白跑冤枉路吗?”戴绍中说:“不进去看看怎么能知道是不是跑了冤枉路呢?如果确实是遗漏的单位,不就不是白跑了吗?如果不是遗漏的单位,虽然我们白跑了,但是没有冤枉普查员漏登啊?”

就这样,我们一行这样的“冤枉路”不知跑了多少,虽然到最后也没发现一家漏登单位。不过与核查单位累的主要是身体相比,回访单位的抽查则要复杂的多,不仅身体累,头脑更累。

进得了门 采得了数攻坚克难确保数据更准确

根据方案,对回访单位的核查要做到一问、二看、三核实。要通过询问企业人员,根据企业人员的回答,利用PDA如实填写抽查表;通过查看组织机构代码证、工商登记证、工资单和营业税或增值税纳税单,核实抽查表中单位名称、地址和职工人数、主要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准确性。这既是开展事后质量抽查的难点,也是确保事后质量抽查取得成功的关键之关键。这就不是进去看看那么简单了,需要进得了门、采得了数,而入门难,正是抽查工作要重点解决的首要难题。

尽管有基层普查机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普查员的大力配合,但由于缺乏对经济普查对象有效的约束机制,被抽查对象能不能配合还完全是个未知数,需要抽查员们耐心细致地做好对抽查对象的解释说明。每到一户回访单位门前,抽查人员都要亮出证件,首先要感谢普查单位的大力支持,使国家获取了大量普查原始数据。其次要说明质量抽查工作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复核,了解数据是否为企业自己填报,看看有没有漏报、瞒报、虚报、错报,有没有干预企业独立真实报数,目的就是要使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最后还要说明企业提供证照、工资单和税务单,是为了核实普查数据实不实,决不会作为对企业处罚的依据。

所幸经过前期的大力宣传和各级普查人员的解释说明,大多数被抽查对象都能够理解经济普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对质量抽查工作也非常配合。看到抽查员上门,很多公司工作人员马上拿出各种材料,使抽查工作非常顺利,三五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回访单位的核查工作。有的公司人员还笑盈盈地给抽查人员端茶让座,甚至有的还给大家送上清凉可口的西瓜、留大家吃饭,这些都让抽查人员倍感温馨。有的公司没有专业的统计员和会计,为了配合抽查,专门让兼职会计跑到公司来提供各种材料,让抽查组成员非常感动。

但是,不配合抽查、甚至刁难、挖苦抽查人员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也时有发生。

抽查组来到太原市小店区并州南路一社区居委会一家公司的时候,刚一敲开门说明来意,一个负责人模样的人就不情愿地说:“你们这么多人来我们公司,还让不让我们正常工作了。”好不容易进去后,又听到两位女士在一旁小声嘀咕:“看好东西啊,别让人偷了。”抽查完往出走的时候,那位负责人模样的人又在后面说:“这么多人干这干嘛?去当义工多好啊!”

遇上干脆不配合抽查的单位更是让人头疼。太航世纪大厦楼下的一家邮储银行营业厅是被抽中的回访单位,抽查人员跑了三趟,工作人员总是说资料在总部不在营业厅,要从总部调过来。但是直到抽查组离开太原也没有调过来,最终只能以“调查对象不配合”放弃调查。

在对一个销售热水器的个体户进行回访的时候,抽查人员发现,他普查登记时报的营业收入只有两万元,而房租等支出就有3万多元。来自宁夏统计局的抽查员刘晓龙凭经验觉得数据有问题,和该个体户仔细核对后发现,他所报的两万元其实是去年的纯利润,而营业收入实际上应该是20万元。

除此之外,抽查组还普遍遇到了抽查时找不到单位、个体户的情况,这些单位有的迁出、有的注销、有的停产或歇业、有的关闭破产,各种情况层出不穷。抽查人员还得要求当地普查机构作进一步说明并出示相关证明材料,以避免虚报企业的情况。

为了中国家底真实准确,面对一个又一个难题,抽查人员丝毫没有退缩,没有懈怠,历经10余天,辗转1000多公里,圆满完成了700多户单位的质量抽查工作。据其他媒体督察员同行的反映,各省区市的情况基本相似。

作为一名媒体督察员,记者看到的是抽查人员敢于担当、坚持原则的高度责任感,唱好黑脸、当好包公的工作态度,遵守纪律、严格按章办事的严谨作风。亲身经历了这样一次阳光下的质量抽查工作,也让记者对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信心满怀,更对普查结果的真实准确充满期待。(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赵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