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人大:"三个联系" 接好"地气"

14.09.2015  09:35

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遵循。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人大常委会按照转作风、接地气的要求,切实加强"三个联系",确保人大工作建立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基础之上。

一是加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同人大代表的联系。 研究制定《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的意见》,着手建立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联系代表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加强与代表联系,了解代表工作、生活和履职情况,听取代表对人大和"一府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两年来,常委会组成人员按照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重点走访360 名市级人大代表。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增进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代表在具体工作和执行职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加强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位代表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代表小组集体活动;每年至少一次回选区走访选民;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市人大常委会或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组织的评议或调研活动;每年至少提出一条建议、批评和意见;每年至少为选民办一件实事或好事),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2013 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部署和指导开展市级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常委会领导到基层选区代表述职现场观摹指导,规范形式、丰富内容、造浓氛围、增强实效. 目前, 全市已有180名市级代表向选民述职(占代表总数56%),有538名镇级代表向选民述职(占53%)。 同时,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理论上进行认真探讨,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和解决代表述职中的实际问题。2013 年,《理性认识代表述职》课题成果获福建省人大"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论文评选一等奖;2014 年,《完善代表述职运作规则》被《人民政坛》杂志评为2014 年"读者最喜欢的好文章"。

三是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同镇街人大的联系。 始终把镇街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重基础、讲规范、求实效、创特色"的总体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工作联系和业务指导,使全市镇街人大工作呈现出较强的活力。 今年4月以来,根据走访联系了解的情况,着手在街道 设立"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之家"的定位主要是代表学习的场所、活动的阵地、服务的窗口和履职的平台。要求做到"六个有":一是有活动场所。设立"人大代表之家",要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并配备桌椅、资料柜、电脑等设备;二是有醒目牌子。"人大代表之家"悬挂统一制作的标牌。同时,可将本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的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及职务等内容制成专栏,悬挂在"人大代表之家"的醒目位置;三是有规章制度。要求镇街人大按照代表法的要求,对代表履职的规定进行细化和明确,制定完善具有本地特点的代表规章制度,如,"代表之家活动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代表视察调研制度"、" 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等,一并上墙,以规范代表履职行为,指导代表出席会议、参加学习培训、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四是有具体计划。根据本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要与各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和代表小组组织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位代表每两个月至少到"人大代表之家"参加一次活动;五是有专人负责。"人大代表之家"负责人由各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兼任,人大秘书负责代表之家的日常管理。集体活动时,可根据每次活动的主题,由参加活动的人员推选出一名代表作为召集人,负责代表的召集等有关事宜;六是有档案记录。每次活动都要记入档案,重点建立健全代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联系选民、述职评议等履职档案,不断规范完善代表工作的各项台帐资料。根据相关工作方案,设立"人大代表之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开展调研,制定出台设立"人大代表之家"的具体实施方案;二是组织实施阶段。着手设立"人大代表之家",做到门前有牌子、墙上有内容、橱内有资料;三是总结提升阶段。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各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的设立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分期分批组织全市各镇、街道人大交流。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福建省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林德生)

责任编辑: 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