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宝宝”如何破题 五中老师解读今年高考作文

08.06.2018  08:1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与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如何解读?“世纪宝宝”们该如何破题?昨日,太原五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太原市高造诣学科带头人柯峻老师进行了分析。

  她说,今年这道全国卷1的作文题目,是在新时代序幕刚刚拉开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扣合新时代的发展,秉持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原则,是一道熔铸历史、现实、未来的作文题目。

  从“道之所向”的角度解读,这道作文命题,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是说,新时代着眼于发展主题,国家民族发展、个人发展;新时代着眼于和谐主题,个人与时代密切相关,如此才能实现个人最大的价值。欧阳修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生逢其时,考生一定做了足够的准备。

  意料之外是说,复兴中国的伟大事业非朝夕之功,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每代人都需要承前启后。立足当下,也要展望未来,以巨人的眼光,融入时代洪流,和历史共进退。这需要今天的年轻人有更大的抱负,也需要今天的教育者有更大的格局,国家对人才的期望可见一斑,时代对人的期许也不言而喻。如此看来,有一种意料之外的思维广度。

  柯老师还从“术之所指”的角度来解读,分析作文题目中的任务指令。

  任务一是2035年时开启。2035年,即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划时间点,距今17年,按照今天中国的发展规划和发展势头,2035年我们的祖国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大变化,世界格局又会怎样?那时的时代要求和今天有何不同?可以发挥想象,大胆预测,用如椽大笔描绘世界和中国未来的蓝图。

  任务二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彼时代的青年需要了解什么?作为前辈,要给他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精神?考生需要提炼萃取,一定是那些融涵时代精神和人生真谛的东西,跨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自私、小我、狭隘、逼仄的精神世界,无法写出掷地有声的文章,也无法有力传达。

  任务三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材料涉及2000年生人,正好是2018届考生的短暂18年的过去、现在,还有美好的未来,有浓浓的代入感。考生可以写出带有个人记忆的真实见闻。以“”为写作视角,关照个人与时代的关系,着重于过去、现在或者未来,都可以带给彼时代的年轻人以启迪。

  柯老师说,细细看来,此题合道有术,开放、多元,又有情怀,看看考生能否站在时代的巅峰,俯察自我,眺望远方,用自己青春的笔锋,写出有见识、有情怀、有格局的妙笔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