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太钢怎样“盯”市场降成本

02.09.2015  10:32

看太钢怎样“”市场降成本

从去年年初开始,太钢扎实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流程变革,撬动内部和外部的活力杠杆,加快由生产经营型向价值经营型转变,拉开了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帷幕。太钢形象地将此轮改革概括为“三力”——传递市场压力,增强干部动力,激发全员活力。

具体来说,就是面对严峻的钢铁行业形势,太钢一只眼睛“”市场,瞄准附加值高的产品,另一只眼睛“”成本,尽可能地将生产成本降下来。在企业采访过程中,上到董事长下到一线工人,“降成本、跑市场”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跑市场 切身感受客户需求

产销研联合出击市场,将企业与市场的距离无限拉近,不仅巩固了困难形势下的客户关系,更重要的是,一条条市场信息和一个个客户的需求回到了厂里。在价值经营和价值创造的驱动下,太钢人找到了品种优化升级的方向。

太钢型材厂牛瑞新对此事理解得最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关键操作人员都要跑市场,切身感受市场和客户需求。与用户面对面接触后才真正明白:市场形势很严峻,用户要求很苛刻,只有比别人多走一步,快走一步,才能抢回一个单子。

一位对市场和客户感受颇深的技术人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厂里接到一个明确标着要求宽度为1449毫米的“奇怪”订单。客户为什么要订如此精确度的钢板,难道1450毫米的板子不可以用吗?要是在过去,谁都不会在意。而现在,遇到不理解的订单,大伙都有了问个究竟的习惯。经过与客户沟通,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是客户的一个出口订单,国外做设计时度量单位用的是“英寸”,客户为了方便厂家,就转换成了国内的度量单位“毫米”,也就有了这个“奇怪”的数字。

太钢营销部部长尚佳君说:“困境是倒逼企业进行改革创新的契机。可以说,目前太钢市场化改革锻造了太钢新的竞争力。

降成本 锻造全流程竞争力

市场的出口找到了,如何降低生产成本,锻造全流程竞争力,太钢的动作从容而有力。在太钢的预算表上,有两个最重要指标,除了盈利,另外一个则是降本增效。眼下,盘活资源、物尽其用、降低成本在这样一个双千亿企业中显得异常重要。

在太钢不锈热轧厂,流传着一个“特护”链条的感人故事。原来,加热炉每次出钢开启炉门时,炉口上方的链条都要承受近千度的炙烤,而这样的开启平均每天要有300次以上,加之链条受炉内灰尘的侵蚀,致使链条的损耗很大,更换频繁。

为了减少链条更换,厂保障机械一组开启了对本已超周期服役链条的特护之路。过去是一个链板变形和断裂了,就更换整根链条。现在,要更换损坏的链板,延长链条的使用寿命,这下区域负责人尹韩勇可苦重了,对炉内链条的日常点检成了他重中之重的工作。辛苦换来了收获:就这样修修补补,这根链条硬是坚持了22个月。而以往,最长时间也不会超过一年。

一个简单的链条“特护”故事,让我们找到了不锈热轧厂绝处逢生的真正原因。

改革教育了职工,也让企业在艰难的形势下奋力前行。今年上半年,太钢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3.5%,改革正在成为太钢全员的自觉行动。

来源: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