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双创”示范取得五个新突破

23.07.2016  10:35

    7月21日从市“双创”示范办获悉,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相关部门以解决民生就业为根本,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改革财政支持方式为切入点,通过政府全方位引导扶持,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截至目前,我市“双创”示范工作取得了“五个突破”,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新常态下改善经济生态的重要力量。

    在抓扶持、出政策,政策支持体系方面有了新突破。先后召开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动员会和工作推进会,出台了意见、实施方案、指导意见等26个政策措施,各县(市、区)建立健全双创示范政策支撑体系,并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政策宣传体系,形成了“平台+服务”双重配套、“政府+市场”双翼支撑、“政策+资金”双轮驱动、“人才+智力”双重保障的“双创”新业态。

    在抓载体、建空间,创业创新空间建设方面有了新突破。基于我市“双创”示范工作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确立了“1+4+10+X”的总体思路,实现了“三个融合”,推动“双创”与去产能相融合;推动“双创”与科研院校相融合;推动“双创”与大项目、好项目相融合。形成了集群链带动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创业链,创业链带动就业链的发展路径。目前利用改造闲置厂房117万平方米,新增创业创新载体数量156个,为创业者直接减免租金1亿元。

    在抓改革、优环境,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了新突破。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三证合一”,实行“审核合一”。全面推行“网上登记”,群众足不出户,解决登记注册难题;简政放权,相关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到县(市、区);压缩办理环节时限,审批服务流程减少至238项,减少了523个工作日;探索推行网上审批,10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申办,170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咨询预审。在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了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覆盖、网络化服务体系。已建成涵盖人才培训、会展服务和重点展会参与、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大市场公共服务平台等12个种类的公共服务平台,已惠及86542户小微企业,服务次数上万;“万人培训计划”累计培训各类就业人员共计1.3万人,拨付各类公共服务资金4.79亿元。

    在抓融资、拓渠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方面有了新突破。创新融资模式,加大对以“助保贷”为主要形式的融资模式创新投入,为成长期的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为596户企业发放“助保金”贷款24.41亿元;强化发展基金平台建设,已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5只,财政出资4.6亿元,基金规模达28.1亿元,基金的投资方式均为股权投资,已支持我市60家小微企业发展。“税银”合作。与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多个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税银合作,面向小微企业推出了“税信通”“税易通”等信贷产品,并通过e税客手机客户端、办税服务大厅等纳税服务渠道广泛宣传“银税”合作,形成了“税务评信、政府增信、银行授信、企业诚信”的新型融资模式。共对368户授信B级以上企业发放贷款1.655亿元。

    在抓保障、强示范,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方面有了新突破。建立“组织+制度+资金”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成员由财政、中小企业、经信委、科技、商务、工商等24个部门组成的领导组,各县(市、区)、开发区设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一体的流通式工作模式;制度保障方面,制定项目评审制度,建立了由近百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为“双创”示范办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决策前的咨询、决策过程中的论证和对执行结果的评估。资金保障方面。合理安排使用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截至目前,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6.3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到位0.75亿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2.1亿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6亿元,撬动民间资本、吸纳社会投入37亿元,截至6月20日,市级支出各类资金6.1亿元。对市级“双创”项目及专项资金的管理做了规范,主要采用的方式为直接补助、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奖励补助、定额补助、资本金注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