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战线的“巾帼英雄” 记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侯爱荣

09.03.2021  07:53

  “要不是主任给我们联系扶贫小额贷款,村里哪儿能发展到现在的种植规模呢!”3月5日,阳曲县西黄水村委主任刘宝荣对记者说。45岁的侯爱荣是阳曲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10年来坚持推进全县产业扶贫,实施贫困户易地搬迁,开展教育脱贫,为贫困户解忧助力……“扶贫”早已成为她工作生活中的关键词。

   一个关键的决定

  店子底村村民孔双喜家里种着10亩地、3亩苹果树、一个蔬菜大棚,还经营着一个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谁能想到,几年前,他还是贫困户,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

  店子底村远离县城,村集体基本没有经济收入,村民种植的农作物,需要用驴车跑一两个小时拉到县城去卖……2016年,侯爱荣眼前的店子底村,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实地调研后,侯爱荣认为,店子底村是解放太原时的重要支前老区,生态好、民风淳,群众对党的感情深厚,可以充分挖掘“红色历史”,发展游支前村、观支前馆、走支前路、上支前课、吃支前饭、体支前情为主题的支前系列游,以此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侯爱荣与村干部制定了“宜居、宜游、宜业”的脱贫规划,在帮扶单位帮助下,建成全省首家村级“支前纪念馆”。随后,在县扶贫办帮助下,该村建起红色讲堂,柏油路、通讯、水、电、停车场、支前小院、支前客栈、支前餐厅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如今,该村年接待人数已超过5万人次,成为我市的一张“红色名片”。

  与此同时,该村建成拱棚和暖棚,扶持贫困户种植。种植有了规模,游客主动上门采购,村民不再为卖农产品犯愁。不光店子底村,阳曲县的每个贫困村都依据当地特色,发展起相应产业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口袋鼓了,腰杆硬了,底气也足了。

   一户村民的心声

  “我能住上新房,那要感谢侯主任!”51岁的侯林香告别寄人篱下的生活,住进了亮堂堂的新楼房,生活方便多了。

  侯林香的爱人去世后,她一个人带着3个孩子艰辛讨生活。儿子患病后,为筹措医药费,她把自家院子抵给别人。多年来,她带着孩子们到处打零工,只要管住的活儿,再苦再累她都干。2017年,听说县里开始组织易地扶贫搬迁,侯林香找到侯爱荣求助。得知她家的情况,侯爱荣协调乡镇、村委核实情况,并考虑到她的女儿正在县城上学,帮助她在县城安置了新房。事后,侯爱荣又上门慰问,时不时关心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帮助贫困户“挪穷窝”,全县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阳曲县共建成11个集中安置点,共搬迁1152户贫困户。易地搬迁后,又在各安置点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基地500亩、千头猪场3个、百头牛场6个、大棚60亩……帮助12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一颗扶贫的初心

  3月5日,在办公室接受采访的间隙,侯爱荣还“抽空”安排工作,风格爽利、思维敏捷。

  其实,侯爱荣是个热爱生活的女人,但自从投身扶贫工作,10年来,她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融为一体”了。每天加班是常态,回了家还在想着扶贫政策的落实,扶贫产业化的发展,扶贫项目的规划……2016年到2019年,是女儿上高中的3年,孩子十分需要父母的陪伴,但那时处于扶贫攻坚关键时期,侯爱荣分身乏术,照顾女儿的责任落在丈夫肩上。懂事儿的女儿没有怨言,默默支持母亲的事业。

  最终,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而侯爱荣也交出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截至2020年底,全县41个贫困村全部“脱帽”,7739户1826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此外,阳曲县在全省首批摘去贫困帽,2016年以来,在全省脱贫成效考核中连续5年位列第一方阵。侯爱荣和全县扶贫干部,探索出了一条“特色扶贫产业引领一批、生态扶贫拉动一批、光伏收益覆盖一批、扶贫小额信贷扶持一批、全域旅游带动一批”的具有阳曲特色的脱贫共建之路,高质量地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多年来,侯爱荣先后荣获“全省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太原市特级劳模”,此次,她又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是对工作的肯定,侯爱荣说,这份荣誉背后,其实是全县扶贫工作人员的心血和付出。

  扶贫人,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