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史上的巅峰之作 太原大手笔绘制精美八河图

13.07.2018  08:11

  7月6日上午,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一眼望不到头的快速路已经铺完沥青,绿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眼瞅着家门口的快速路要通车,家住电石苑小区的迟黎贺又来工地“探班”。

  “我们附近的居民想要去河东,路上要经过14个红绿灯,西矿街是必经之路,经常堵车,就是不堵也得40多分钟。虎峪河快速化路开通后全程没有红绿灯,10多分钟就能达到,以前想也不敢想。”迟黎贺说出了很多邻居们的心声。作为迎泽西大街的“邻居”,虎峪河快速化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起白家庄路口,东至滨河西路口,这8.6公里快速路的建成,为周边数万群众每次出行平均节约半小时。

  和虎峪河一样,去年5月,在南沙河综合治理样板基础上,太原市同步启动了北沙河、北涧河、玉门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北排洪沟等市区范围其余河道的综合整治。每一条河的建设内容都包括河道治理、水系雨污分流、道路交通立体改造、绿化提质升级以及地下管线建设等,工程体量之大前所未有。

  八河两侧道路将于月底全线通车。八河治理对于太原城市建设有着怎样的意义?在市政行业打拼了27年、八河治理项目建设单位中唯一的女负责人王小平最有发言权。“八河治理,可以说是太原市近年来的一项超级工程,堪称太原城建史上的一次巅峰之作。每条河道建设过程中,都凝结着过去几十年太原在桥梁建设、生态治理、施工技术、工程装备等方面的成果。这是太原城建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王小平说,过去近400天的珍贵经历,将成为她和同事们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治污

  污水不见了,中水入河臭水变清

  今年春节刚过,一个来自国务院的好消息立刻在太原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2月下旬,国务院致函山西省人民政府、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太原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虽然很多百姓一时没弄明白,但创新示范区的信号还是让全体太原市民看到了国家支持的信号和对太原未来发展的信心。

  其实,这一批复源于去年5月太原集中启动的八河治理工程。正是因为太原市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高度重视和大投入治理,才使得太原有资格在全国申报城市中入围,被国务院批复为“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言之,太原市要在水污染与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为全世界同类城市做样板。

  如今,八河治理即将竣工。太原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果,正在被距水最近的居民近距离感受着。家住十二院城的闫贞,对小区北侧九院沙河治理最直观的感受是:岸边散步不皱眉头。

  “以前这河里流的都是污水,尤其是夏天,气味可难闻了。”闫贞说,现在好了,路通了,河道也得到治理,两岸种了很多树,出门就能见绿,原先的臭水河畔成了小区人锻炼的首选地,有水有景,一下子觉得靠河住很幸福。和闫贞一样,现在周边群众都关注着工程进展,期待街头游园、绿地尽快建成,以后岸边散步再也不用捂着鼻子、皱着眉头了。

  快速路修好了,黑臭水体消失了,河道两岸绿化了,全城人民静待清水复流的景象。这些清水从何而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八河治理的又一大特色,将通过中水回用,补给水体。

  为了实现水清岸绿的景致,八河治理创造性地配建了五六十公里长的再生水管线,以处理后达标的中水来营造水韵城市风情。太原市再生水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城市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再生水利用设施和管网系统建设,一直没有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建设。加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多集中在城市的下游低处或是边远地区,再生水回用需长距离提升输送到城市上游中心城区,再生水管网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养护难,配套管网规模等现实问题都加大了管网建设难度。八条河道的快速化改造以及综合治理过程,恰巧为中水大规模回用创造了契机。待河道补给水体,清水复流时,太原市现有中水的利用率也将大幅提高。

  众所周知,太原市水资源短缺,将经过处理后达标的中水引入城市河道,不仅让太原这座缺水城市有了更多亮丽水景,对增加城市空气湿度也将有所帮助。

   畅城

  出行便捷了,东西向多了八条快速路

  围挡拆了,宽阔的快速路在绿植的簇拥下仿佛一条绿链,从西山直通滨河西路。7月8日一大早,家住西山煤电小区的武晋霞就迫不及待开上汽车,带家人畅行玉门河快速路。

  “从家到滨河西路11公里的路,10分钟就能到,对于西山居民来说,幸福指数真的瞬间提高了很多。”武晋霞说,以前从西山下来,多数走西铭路或西矿街,由于路网不完善,高峰期拥堵是常事。如今,玉门河治理工程不仅为西山地区新增了一条快速路,还一并“”来了水、气、热等市政设施,填补了之前很多市政基础设施不能覆盖至西山的空白。

  路畅了,心跟着也舒畅了很多。

  玉门河是“八河”中距离最长的,之前道路两侧仅部分地段有路,最宽处不足7米。太原市城乡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玉门河两侧全部拓宽至15米。同时,在与河道沿线15条南北方向的道路相交时,又通过高架、下穿的方式,全部实现贯通,极大地方便了沿线群众的出行。

  一项工程要建26座下穿通道、一条快速路需要串联起沿线十几条道路,疏通交通堵点进而编织成一个小型的路网系统……在八河治理中,虎峪河的建设难度是最大的。

  如今,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的竣工,不仅使虎峪河沿线所有路口均实现南北平交贯通,与立体交叉相配合的快速化通行。同时,为汾河东西两岸打开了一条快速通道,为河道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捷键”。

  八河,以汾河为中轴,向城市东西方向延伸。如今,八河治理工程的陆续竣工,意味着太原东西向又增加了八条城市快速路。

  “八条东西向城市快速路的建成,对八河沿线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对推动太原市经济建设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太原市城乡管委党工委副书记武卫华表示,以风峪河为例,风峪河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西山地区的出行环境,有利于盘状的网格路网向放射性路网转换,在一定程度上,理顺了道路功能,疏解了交通压力,对于未来西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防洪

  垃圾不见了,排洪沟实现脱胎换骨

  河道狭窄、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八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前,很多河道都难以达到原先设计的防洪标准,每到雨季,河道疏通成为市政部门重要工作之一,尽管这样,也难以经受真正洪水来临的考验。

  如今,八河治理把每条河道都进行了河堤损毁修复、河道清淤、部分河道拓宽等工作。以冶峪河为例,位于南中环街以南,毗邻晋阳湖的冶峪河,过去不仅河道狭窄、杂草丛生、垃圾成堆,而且河道的河堤几乎全部损毁,两侧道路狭窄,交通混乱。如今,冶峪河改造工程从滨河西路一直向西直达西山旅游公路,全长6.9公里,沿线之前基本没路,如今全部拓宽为单向双车道,两侧还建成15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施工人员介绍,除了拓宽道路,为了确保河道的行洪安全,冶峪河的河道全线实施了拓宽,河道中间宽14米至70米,两侧搭建了1.5万米长的挡墙,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高于其余河道。

  风峪河位于晋源区,发源于海拔1865.6米的庙前山,于古寨村南汇入汾河。过去这里只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排洪沟,垃圾遍布,河道淤积。经过一年的建设,如今已是“脱胎换骨”。站在西山上向东望,风峪河已蝶变成一条宽约百米的景观大道。

  施工人员介绍,按照“八河治理”的统一标准,风峪河实施了疏浚清障、截污纳管,还在西山源头加建了沉沙池。而且,作为行洪河道,改造后的风峪河连同道路和两侧绿化带,最宽处达到110米,防洪标准达到了百年一遇。

   增绿

  绿化增多了,城市生态廊道打通

  7月9日下午,九院沙河快速路两侧绿意盎然,垂柳依依,国槐挺拔,高低错落的植被勾勒出赏心悦目的别样景致。为了在狭窄的空间内打造一条可供沿线百姓修身养性、生态环保的绿色景观长廊,建设者们在道路绿化方面下足了力气。

  南北两岸绿化带从无到有,并拓宽至15米,垂柳、国槐、白皮杏、银杏、五角枫等20余种生态净化植被填满绿化带,不仅美化了道路,更构建起一座大型天然“净化场”。

  “作为行洪河道,改造后九院沙河河道宽度16-32米,堤坝建高6.5米,防洪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施工人员介绍,河道治理工程坚持将提升排洪能力与打造水文景观相结合,为恢复河道自然形态添加“双保险”。针对河道防汛要求和相关规定,绿化设计人员用心设计河滩河床生态景观,在城区段河滩种植了千屈菜、水葱、灯芯草、鸢尾、香蒲;城乡段景观风貌设计为郊野生态型,以水源涵养为主,河滩植物主要包括芦苇、灯芯草、香蒲、蒲苇、三棱草等。同时,在河道内引入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清水+绿植”将共同形成一道水韵情调的亮丽生态景观,让江南水乡梦在太原实现。

  如今,八河综合治理景观绿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截至目前,八河景观改造工程已安装护栏9.79万米,栽植乔木7.34万株、灌木5.82万株、绿篱色块17.71万平方米。”太原市园林局副局长李定生介绍,作为今年重点园林绿化工程,八河沿线多点打造了可进入式绿地景观,同时在八河沿线新建31个街头游园,八河绿化全部竣工后,将为太原新增300公顷绿化,相当于5个迎泽公园绿量。

  在李定生看来,八河景观带的建设,不只是绿量的增加,八条河道分别连接东、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八条绿化带的建成意味着整座城市生态廊道打通,将有更多负氧离子通过这一生态系统输送给每位市民。

  治理一条河,修好一条路,贯通东西山,带动整座城,水韵龙城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