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疯传“以爱之名”寻李莹 是个假信息

13.03.2015  09:48

    一则寻人的消息12日在朋友圈里疯传,记者就几大疑点进行解析

    “10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每一个晚上都在想你,我数着秒过日子,希望早一点见到你……2015年4月22日,是我离开10年的日子,那一天我将回到太原,希望那一天能够在太原四十九中的门口见到你……如果能在4月22日再一次见到她,我愿意请所有看到这条信息的朋友看一场关于爱情的电影。电影的主人公常说的‘You jump,i jump!’就是我们高中的时候常说的。

  3月12日一早,一个“以爱之名,那个叫李莹的太原女孩,10年了,我来找你了!”的微信在朋友圈里异常火爆,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就已高达100000+。有人说,这是现实版的《何以笙箫默》,还有人说这是太原版本的。无论是哪个版本,很多人看到后都被故事情节所打动,有人期望叫王伟的男孩能找到叫李莹的初恋,有人祈福他们早日相见,但是很快也有人提出疑问,这是真的吗?太原有四十九中吗?出国留学,办理护照等证件时,当事人不知情也能办理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一一破解寻求真相。

   A 六大疑点

   太原有四十九中吗?

  微信中提到“10年前,我们在太原四十九中的校园里,彼此相约能够一起考入山大,当老师,到你家乡的学校里一起作老师,过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生活。

  微信的主人公王伟和李莹是太原四十九中的学生。通过太原市教育局,记者得知太原有四十九中,地址在和平南路南内环街附近。

   住校三周才回一次家?

  微信中提到“10年前,我们住校三周才回一次家,别人都是那么热切盼望,而我们却意味着要分开。

  住校三周才回一次家,现实吗?记者咨询了四十九中的一位老教师,她说学校从来没有三周才放一次假的情况。对于10年前是否有住校的情况,她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偷跑出学校去买上帝炸鸡?

  微信中提到“10年前,你不喜欢吃食堂的饭菜,我就偷偷跑出学校去上帝炸鸡店给你买炸鸡。

  学校在和平南路南内环街附近,已有20余年历史的上帝炸鸡店在10年前虽有分店,但离四十九中最近的仍是大南门店。

  以10年前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来说,要从四十九中到炸鸡店,骑自行车约一个小时,乘坐出租车的时间在30分钟至40分钟。“10年前,和平路那儿的路况特别差,路面基本都是搓板路,道路又窄,就是开车也快不到哪儿去。”一位开了十余年出租车的老师傅说。

  而上帝炸鸡店的相关负责人说,即使是10年前,在店门口排队买炸鸡的人也特别多。这样算下来,从四十九中到上帝炸鸡店,排队买上炸鸡,再返回学校,就算是打车,也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当年四十九中有人没毕业就出国?

  微信中提到“后来,父母执意让我出国留学,没等到高考就离开了你,甚至道别也仅仅是一条短信。

  10年前,四十九中有没有学生没毕业就出国?记者咨询了学校里的一位老教师,她说,学校以前是所厂矿学校,后来归到太原市教育局,但在学校里就读的学生多是普通工人的孩子,10年前,根本没有发生过学生没毕业就出国的情况,即使是最近一两年,出国的学生也几乎没有。

   当事人不知情能说出国就出国?

  “那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家,爸妈告诉我要去国外,而且明天就要走。我哭着喊着不去,但是我知道没办法……第二天,我就走了。”文中提到的突然就要出国,那出国需要的一些手续,比如护照,不需要本人亲自去办理吗?为此,记者联系到太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工作人员说,办理护照必须本人亲自来办理,需要输入指纹和签名等,未满16周岁的需要由家长陪同。

  多大年龄就可以办护照了?护照有没有期限?几年一换呢?工作人员说:“只要上了户口就可以办护照,不分年龄段。16周岁以下的护照,5年一换,16周岁以上,是10年,换发证件时同样需要本人到现场。

  出国留学,办理了护照,同样需要办理签证。一位知情人说,签证可以找人代办。

  如果男主人公提前就办了护照,或许他父母会一手操办,将他的签证提前办好,这样他们就可以说走就走。当然,只是如果。

   10年前有全时通了吗?

  “在北京机场下飞机打开手机的时候,我的手机提示你一共打过196个电话……我给你们宿舍的一个同学发了一条短信,没有回。又打一个电话,是全时通。

  看完这句话,记者有个疑问,全时通是指什么?全时通在10年前就有了吗?为什么记者头一次听说?据了解,移动全时通是指手机关机或不在服务区时,它能将在这期间的所有来电转移到移动全时通平台,打开手机或者手机恢复正常后,将关机或不在服务区期间漏接的来电以短信方式发至手机。

  随后,记者拨打移动客服咨询全时通一事,据客服代表解释,目前没有全时通这项业务的相关介绍,不过在2007年6月份的时候开通了“来电提醒”业务,指手机在没有信号或者无法接通的情况下,若有电话打进,等到能接通的时候会发短信提示。

  除了移动有来电提醒业务,记者也查询了联通,不过联通叫“来电宝”或“小秘书”,从未推出过全时通业务。

  这样说来,消息中提到的全时通,与事实情况不符合。

   B 最终结论

   大家不要再找也不要再转发了

  一番解析,记者想说的是,“以爱之名”,我们要的是真爱,毕竟生活不是电视剧!另外,告诉太原的小伙伴们,别找了,这是假的,也别再转发了,还朋友圈一个清净吧。毕竟,如果类似的谣言今后不停出现的话,就会让大家真假不辨,爱心也会受到伤害。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影响到真的寻人信息,因此得不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C 特别追问

   1 最初的信息来源是哪里?

  3月12日一早,记者发现朋友圈里有很多人在转《以爱之名》,还有人感慨这是现实版的《何以笙箫默》。没过几小时,又出现了“以爱之名,来骗骗太原的你!”“揭秘,刷爆朋友圈的《以爱之名》是假的!”等版本的辟谣消息。的确,以爱之名除了太原版本的王伟和李莹,还有烟台三中的李莹,聊城三中的李莹,以及日照的女孩李丽。记者搜索发现,太原版与日照版、烟台版等版本中,男女主角除了名字、故事发生地点及吃的东西不同外,大致主线是一样的。

  其实,《以爱之名》最早发布信息来源于日照。3月9日,朋友圈里的一条以《以爱之名,那个叫李丽的日照女孩,10年了,我来找你了》为标题的文章火了一把。到了3月10日,日照版《以爱之名》被篡改,改成临沂版本的《以爱之名,那个在临沂一中叫李丽的女孩,10年了,我来找你了》。有媒体联系消息始发布方证实,该消息为虚假消息。之后再到烟台版的、聊城版的《以爱之名》,悄无声息的,太原版的《以爱之名》也来了。

   2 这是一个新型骗局吗?

  对于《以爱之名》这个帖子,人们发现了好几处穿帮的地方,有人怀疑这是一个骗局。不过,根据记者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个帖子是虚构的,但跟骗局关系不大,有可能是一些微信公众号为了吸引人们关注、提高阅读量而推出来的。

   3 这是一个纯恶作剧吗?

  不管发帖人最初推出该帖是出于何目的,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它就是消费大众注意力的一个恶作剧。比如,3月9日,日照某公众号发布了寻找李丽的消息后,紧接着3月10日就跟出了后续报道,说找到李丽了,并且以各种人称,做了8条回应。如,男女主角昨晚已经通过电话了,大约聊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很确定的是,女主角已经结婚了,而且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男女主角都是普通人,所以婉拒了所有采访,也不会在那天出现在现场,让大家失望了;所有的爱情都将流于平淡,简简单单就好,所以恳求大家不要再消费两位主角了,他们希望回归平淡;什么是爱情,也是简单二字,所有关心这件事情还相信真爱的你,请对和你一起吃早餐的那个她说一句Youjump,ijump!

   4 疯狂转帖的背后反映出什么心理?

  几小时内阅读量高达100000+,人们疯狂阅读和转载的心理是什么?记者咨询了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艳。

  王艳说,朋友圈里阅读和转载的是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对中年人来说,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故事中看到了自己年少的梦和无法弥补的遗憾,会触动内心久违的情感,引发对年少懵懂爱情的回味。对年轻人,就会觉得这个故事是自己的翻版,也许是年少的早恋不了了之,借着故事主人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学生渴望美好的爱情,希望自己的爱情能有好的结局,希望自己的初恋能如主人公般美好。“说到这个故事,大家都觉得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其中的某些细节释放自身情感,希望参与爱情的双方可以留下美好的印象。”王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