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监管码引众怒 连锁药店为何要"民告官"

05.02.2016  19:08

联商网消息:食品药品安全一直是关系民生问题的大事,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行了一种新型的监管办法——电子监管码,没想到在药品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民告官”,电子监管码如何“惹众怒

1月25日,因不满国家食药监总局强行推行的药品电子监管码,湖南养天和大药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诉国家食药监总局强制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属于行政违法,应立即停止。

1月30日下午,国内连锁药店行业三家上市公司: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反对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

联合声明》表示,“我们郑重表态,我们仅仅是反对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这一个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完全属于重复建设的不良政策。对于养天和大药房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行为本身,我们不予评价,但是对于诉状里面的内容,确属感同身受!

因为湖南养天和大药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起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事,现在有些人在说,零售药店行业为了一己之利反对国家搞药品的电子监管,我们必须站出来为行业、也为自己说说话。”三家连锁药店在《联合声明》中表示。

那么,犯了众怒的电子监管码到底有什么功能呢?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药品电子监管码是国家总局2006年开始建设的一个药品监管系统,最初只用于特殊药品监控,直到2008年又提出将其分类分批推广到所有药品,旨在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监管,防止假药流入渠道。

2015年1月4日,食药总局发文《关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有关事宜的公告》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境内药厂、进口药品制药厂须全部纳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在药品各级销售包装上加印(贴)统一标识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以下称赋码),并进行数据采集上传,通过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核注核销。2016年1月1日后生产的药品应做到全部赋码。而所有药品批发、零售企业,也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须全部入网,对所经营的已赋码药品“见码必扫”。

1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公告,称根据电子监管码提供的信息,查处了陕西广联药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存在购销非法回收药品或为购销非法回收药品企业违法提供发票等严重违法行为,让相关部门体会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既然电子监管码这么么好用,为什么药店不买账呢?

联商网记者随即对湖南养天和大药房和鸿翔一心堂等药店连锁企业进行了采访,了解到药店之所以不买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成本增加惊人

养天和大药房王律师给记者详细地算了一笔账,若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将会大大增加企业成本。按照正常程序,连锁企业采购入库需要进行一次核注,配送门店出库又进行一次核销;而药品进入零售门店进行一次核注,门店销售又进行一次核销。如此扫码,药品从采购入库到完成销售需要两次核注、两次核销。零售企业90%以上的药品按盒为单位配送到门店,以湖南本部540家门店为例,每月均要对购进销售的药品扫码四次,物流后台需要增加入库、出库、扫码、上传、复核人员约60人,门店增加工作人员约180人。以上人员按普通员工年均40000元/年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将需要增加960万元的人力成本。而软件和硬件投入成本的增加也将在300万元左右(不含后期维护费用)。整体增加成本将超1000多万元。

记者从一心堂总裁赵飚那了解到,一旦实行电子监管码,他们至少需要增加上亿的费用。其中包括一次性投入约5000万及后续的运维费(主要是人工成本)1亿左右。而每个店交给阿里健康300元,一年100多万的维护费,一心堂表示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老百姓大药房则表示,若每个门店都完成配置,需额外投入8000万元,超过2015年税前利润的1/3。

2.涉嫌重复建设

不结合原有批号管理、条形码管理进行药品监管信息化的统一规划,而是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单独推行一个作用微乎其微的药品电子监管码”,“以巨大代价强推电子监管码,只为解决医药市场上绝对不占主流的回购药问题”。这是《联合声明》强调的一点。记者也从一家医药上市公司了解到,作为上市公司,他们本身就有一套非常完善的ERP系统,并且监管码与批号+条形码作用相同,强调这次推行的电子监管码完全是浪费。

3.阿里健康存疑

此外,对于阿里健康数据运营方的身份,湖南养天和也有话说。他们认为阿里健康运营电子监管码存在程序上的严重问题。其获得运营的资格并没有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程序,而且其同时也经营药品销售相关业务,而药品的电子监管只应该由行政机关或者公开招标委托独立公正、非营利的第三方来运作。

其次,药企的相关数据很有可能被用于谋利,消费者的隐私也有被泄露的风险。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也公开表示,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由本身参与药品有关经营活动的企业运营,这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

而阿里健康则通过微博发布声明,回应外界对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相关传闻。声明称,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一直归政府所有,阿里健康仅仅是技术、运维服务。

除此以外,外界对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收费合理度也提出了质疑。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电子监管平台,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理应由国家食药监总局持有,坚持非盈利性运营。即使国家食药监总局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实力,也应委托给无利益纠葛的第三方机构在其严格监管下独立运营。

联商网特约评论员老笑在《 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应打消药企疑虑依法而为 》也提出,对于药品零售行业,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规范管理,但不宜从企业身上收费获利,加重企业负担。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还是一家盈利性质的网站,显然从程序、法律、道德等诸多层面都难免让人生疑。

而对于接下来事态的变化,各大药店的后续行动,都成了未知数。一心堂总裁赵飚告诉记者,他们会持续呼吁国家取消现有的电子监管码系统,取消阿里健康运维电子监管系统。而养天和相关负责人则要视北京市一中院立案与否再决定下一步的维权行动。他向联商网记者透露,除了诉讼之外,他们还有很多可以做,但细节方面尚不方便透露。

这场官民告官的诉讼案最终结果将何去何从,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还是可以从根本上组织假药泛滥,规范市场,你怎么看?

联商网会继续关注该事件的进展!

(联商网 陈肖丽 罗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