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用水革命”破解缺水困局 山西地下水6年升6米

14.07.2014  10:56
      本报太原7月11日电    (记者赵永平、刘鑫炎)放水、量水、收费,这几天农民贾民生忙得不亦乐乎,作为临猗寺前村田间斗渠的一名“斗长”,别看“”不大,却管着全村3000多亩地的灌溉用水。“真是活龙王下凡!水费省一半,用水公道方便。”农民贾小锁说,浇上黄河水,他家前年起种了油桃,现在亩均收入上万元。

  因为地势高,过去寺前村“瞅着黄河没水浇”,深井打了400米,贵得浇不起。得益于夹马口北扩工程实施,黄河水扬高150米,垣上40万亩农田浇上了黄河水。

  有了水怎样用好水?一场改革在最末级斗渠悄然开始。夹马口灌区设立166个斗管会,由农民推选产生“斗长”。一个“斗长”,一张水票,管住“人情水”“浪费水”,管出“丰收水”。2013年灌区农民人均收入1.4万元,是非灌区的2倍。夹马口引黄管理局局长张学会说,斗口以上渠系水利用率达到83%,灌区年节水225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水库。

  从深井水到地表水,从“大锅水”到“商品水”,夹马口灌区的“用水革命”正是山西转变用水方式的一个缩影。

  处于地下水漏斗核心区的山西,人均供水量全国倒数第一,2/3用水量靠抽地下水。为破解缺水困局,山西明确“多用地表水,少用地下水”,实施“蓄水保水、用好黄河水、涵养地下水”策略,扭转不合理的用水结构。一手“开源”:启动大水网工程,通过河库连通,由点成线,由线织网,打造“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供水体系。一手“节流”:最严格管水,将地下水位升降列为地方主要考核指标,同时用价格杠杆撬动节水,推进机制改革节水挖潜,山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连续三年年降幅都在5%以上。

  “用水革命”带来可喜的变化:2013年山西供水总量中,地表水与地下水比例由过去3∶7变为5∶5。最新水资源评价显示,山西地下水水位实现连续6年回升,年均回升1.02米,汾河流域最高回升16.17米。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2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