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理财渠道多元化 上市半年大额存单省城遭冷遇

04.12.2015  22:24

    今年6月,个人30万元以上的大额存单正式发行,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的话题。然而,半年时间过去了,大额存单却仍不如预期般受“热捧”,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大额存单正遭受着“冷遇”的尴尬。较高的门槛以及不占优势的利率是导致其遭“冷遇”的最主要原因。

     当下销售遇冷

    “一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上浮40%至2.1%,跟我们同期的利率达4.4%的低风险理财相比没什么优势,客户目前选择的还是比较少。”昨日,工行府西街支行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记者发现,该行的理财产品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几个期限,利率分别为1.54%、1.82%、2.1%、2.94%以及3.85%,基本上都是基准利率上浮40%。而兴业银行漪汾街支行的大额存单共有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二年几种期限。利率分别为1.55%、1.55%、1.85%、2%、2.1%、2.95%,为基准利率上浮40%或者略多。

    记者发现,这些个人大额存单多数银行起点金额为30万元,一些较长期限的起点则高达50万元。其中,大型的国有银行大额存单的期限品种要比股份制银行多一些,发行期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但是记者走访发现,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或不建议、或不主动建议客户购买大额存单。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个人业务部经理对记者说:“在大额存单发行初期,咨询该项业务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现在基本没有了,真正会购买大额存单的个人客户多以害怕投资风险的中老年客户为主。

     未来或许可期

    一度名声大噪的大额存单缘何遭冷遇?业内人士分析,大额存单“遇冷”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股市、货币基金、互联网理财等理财渠道日益多元化,从收益率看,大额存单还不具备优势;二是,30万元的起点对于很多客户而言明显是“高门槛”,在互联网理财日渐兴盛的当下,与动辄“一分起”的低门槛相比,大额存单明显挡住了相当一部分人。另外,居民对大额存单还不熟悉也影响了其销售状况。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即使是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也会超过大额存单的利率水平。另外,拥有30万元的客户基本拥有较强的理财意识了,除非是极度风险厌恶者,否则都不会选择大额存单。

    身负“硬伤”的大额存单难道就这样一直沉寂下去吗?非也,省城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利率并不具有优势而造成短期的“遇冷”或许并不会成为大额存单的主要问题。大额存单实际上就是银行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按照市场利率主动负债的产品,而其定价机制就应该是市场化的。当前给出的利率低只是因为银行资金流比较充裕,一旦资金紧缺其利率必会水涨船高。随着发行频率和密度进一步加大,一旦大额存单能够自由流通,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大额存单可能会更受一部分对资金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青睐,市场热度还将慢慢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