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就业还是责任回避?对于“慢就业”你怎么看

23.02.2017  21:40

2017年招聘季大幕已经开启,日前,教育部发布统计数据,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比2016年多了30万人。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不断创新“最难就业季”的峰值。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递简历动作慢一步都有可能错失良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已经走出校园的高校毕业生开始变得“不那么急着找工作”。这些人中,有的酝酿自主创业,有的选择较长时间的外出旅游,有的选择“”在家中,慢慢考虑和规划职业生涯。“慢就业一族”,正在高校毕业生中悄然兴起。

走访:并非找不到工作,“慢就业”现象突出

毕业后,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如今,这样的困惑存在于许多大学毕业生心中,同样也困扰着即将毕业的小杨。在就业选择上,和很多“90后”一样,小杨有自己的想法。在找不到满意工作,并且不愿随便就业的情况下,他加入了“慢就业”一族,选择一边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一边慢慢考虑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此时,作为“慢就业一族”的资深成员、“90后”女孩小英则在某事业单位实习。由于家境优渥,毕业一年多的小英此前一直不着急找工作,她主要的“工作”是遵照父母的意愿,参加公务员考试。

虽然情况各有不同,但显然,近年来,和小杨、小英一样选择“慢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据某网络平台不久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2%的“90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其中,选择“慢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其次是“希望能够理性寻找发展方向,不愿意在没有找到方向前被具体工作束缚”;再次是“准备自己创业”。“要考研”“想做自由职业者”等理由也位居前列。

热议:理性就业还是责任回避?网友看法不一

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对于“慢就业”一族,网友们各有各的看法。

有网友认为,毕业生的情况不尽相同,对于没有准备好的人来说,着急进入社会并无益处,选择“慢就业”无需苛责。

@在路上: 慢就业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快、慢不重要,关键在于在喧嚣的就业市场中,冷静分析自己的特长与短板,找准合适的位置。有机会,快固然不错;没机会,慢几拍也未尝不可。能静下心来规划自己的未来,无论是就业不易倒逼的结果,还是自己的主动选择,都是就业观念日渐成熟的表现,值得点赞。

@浅夏诗韵: “慢就业”没啥不可以,只要不啃老就无需指责。人生道路千万条,各人自有其选择。如果不啃老,就得自食其力,想过什么日子,人家自有安排。成功没有固定模式和标准,快就业也好,“慢就业”也罢,都不能代表“成功”的快慢。

还有部分网友认为,提倡“慢就业”是在为一些不努力的年轻人开脱。

@逍遥的狸猫: 慢就业这件事对于“90后”来说,弊大于利。不就业,你靠什么生存,总不能毕业后还靠“啃老”。

专家:应理性客观看待毕业生的“慢就业

在就业难的背景下,‘慢就业’现象反映了许多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正悄然改变,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多地考虑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不过,在家‘啃老’的问题也确实存在。”省社科院思维科学与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雪莲认为,“慢就业”现象应一分为二地来看。一种是对学生来讲,有自己的目标。他们二十三四岁,那么他们的父母也正值当年,为了孩子的深造和提升以找到更好工作,无可厚非。但另外一种,不排除有学生自己内心不强大,一直对就业处于一种畏惧状态,因此一直拖着。

就现在的就业形势,张雪莲认为,“慢就业”仍然是要就业,只是需要一个过程,在经过这个过程时大学毕业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要坚强地走过慢就业期。她建议,一方面,社会要积极肯定毕业生灵活的就业模式,不以“就业与否论英雄”。另一方面,针对“慢就业”的不同情况,高校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具体指导:对备考和出国深造的学生,积极提供支持和帮助;对一时找不到工作的,要多组织一些招聘活动,尽可能多提供用人单位的岗位信息;对找工作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人才市场的变化,放低姿态,从基层做起,从而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提升竞争力。“总之,要通过多方努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就业。”张雪莲说。(记者 徐方伟)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