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超:保护民间口传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04.03.2015  17:59

  王继超眼中满是焦急(陈曦 摄)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陈曦)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的王继超代表十分关注口传文化遗的保护。他说,我国民间口传文化每天都在消失,好多永远都找不回来了,保护民间口传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口传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在王继超口中,也常常将其说成非物质文化。由于他长期从事彝文研究翻译工作,他对每天都在加速消亡的民间口传文化十分忧虑。

  他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自然村落在加快消失,有些民间文化也随之消亡。比如一些少数民族的歌师,掌握这门艺术的老人越来越少了。由于既无名又无利,年轻人宁可到城里打工,也不愿学这门艺术。由于口传文化没有实物,没有载体,更没有影像资料,全靠人与人口口相传,如果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没有徒弟或者传承人,这些人去世后,这门民间艺术就永远消亡了,再也没有了。

  他十分痛心地告诉记者,贵州省威宁彝族自治县板底乡的高登才就是非常有名彝族歌师。他能唱上百首婚恋婚嫁古歌,有的一首歌就长达四五千行,可惜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去世了。他没有徒弟,没留有文字资料。他去世后,他所掌握的那些古歌就再也没有了。那些歌每一首都是一部民族的历史,每一首都可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记者注意到,他在说起这位歌师时,喃喃自语道:“没有了,没有了”,眼中满是焦急。

  王继超说,类似的歌师,随时都在逝去。每逝去一位歌师,就带走一座博物馆。我们不应该让民族的历史消失,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否则,我们如何告诉后代我们过去的生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辉煌的过去。不管前面如何精彩,我们都应该反顾一下后面。

  他认为应该从国家层面加大口传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一是从政策上倾斜,一是从资金上扶持。可以将某一项口传文化定为一种职业,植入功利色彩和利益驱动,比如可解决职称,可解决待遇,在口传文化较深厚的村里建村史记忆馆等都是很好的办法。

责任编辑: 张晓霖